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37|评论: 6

南充现新骗局:复制手机卡可窃听他人电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7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5326963.jpg


“我为这条手机短信困扰,明知不可信,但还是觉得不踏实。”昨(29)日,市民王先生打进本报热线2225777反映,最近他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是复制别人的手机卡,就能偷听到他的谈话,并能看到他的短信。“这不是搞窃听吗?一旦失控,那还有什么隐秘可言?”王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收到类似短信的市民不在少数。


手机窃听真的那么容易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市民担忧

通话内容遭窃听

王先生是一家服务公司的主管,多数情况下使用手机跟客户联系。但自从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后,王先生对手机就不那么信任了,“重要的信息我都写在本子上,一般信息才存在手机上。”

对手机通信安全表示担忧的市民,大多收到了这样的短信:“我们可以帮你做一张和他(她)一样的卡,凭这张卡可以听到他(她)的说话,收到他(她)的信息。”按照短信的提示,需要定做卡的人只要回个信息,交易就能成功。

记者了解到,市民收到类似的短信非常多,这些短信无一例外由11位数手机号码发出,详情咨询号码也是一个11位数的手机号,且两个手机号不雷同。

“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一条这种短信,除了号码不同外,信息的内容大都类似。”王先生说,不仅是他,他的战友、妻子等也收到过类似短信。

货到付款

窃听卡价格不菲

市民张女士也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她拨通了咨询电话。

“请问,你要窃听的卡的主人,是干什么的?你窃听他(她)的业务电话还是生活内容?”

张女士稍加思索后,说出了丈夫的手机号。“我想了解我先生的一些情况,最好是他工作之余的。”

“了解工作情况收费800元,了解生活情况收费1200元。”对于价格的差异,对方表示,生活情况比工作情况要复杂,窃听技术要求更精密,所以收费要贵一些。

“如果窃听效果不好怎么办?”

“请放心,我们的技术人员会反复调校,直到达到最佳效果。”对方说完后,立即挂了电话。

张女士再打该号码,竟传来一阵忙音。

后来,张女士把这事跟一位做通信器材的朋友讲起,朋友认为这是骗局,劝她不要上当。

两天后,张女士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给她送卡的,请她验货付款。张女士听后,立即关机,再不敢跟对方联系了。

通信企业

窃听通话不可能

按照手机号复制一张卡,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似乎不是难事。

但是,中国电信南充分公司网络部无线中心负责人代福安却认为,脱离通信营运商内部平台复制一张卡,不可能实现通话功能,更不用说去窃听别人的通话内容。

代福安说,按照这种窃听卡的说法,其工作原理应该是对空中无线信号的拦截。电信手机采用的是C网技术。从基站到用户终端(手机)上,只能建立惟一一个通信信道,即专业上称的“一对一”的映射原则。如果真能复制出一模一样的手机卡,在建立通信的过程中,要么是基站与原卡相通,要么是基站与复制卡相通,由基站与两个卡之间建立一对二的通信信道,在技术环节上是做不到的。况且,由于手机与基站交流信息时,需要把语音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再进行编码,按“码分多址”的原则传输,抵达手机站再组合还原,恢复语音信息,既便有人在空中拦截到传输信息,但在数以亿计的编码序列中找到正确的对应信息,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中国移动南充分公司市场部经理汪铭说,移动公司使用的G网技术,按照“时分多址”原则对语音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并传输的技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任何第三方设备无法介入特定场景的信息传输和交换。即便是真有两张完全一样的手机卡,也必须注销一个后才能启用另一个。

记者调查

骗子玩的新花招

采访中记者发现,兜售窃听卡的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的号码和咨询服务的号码)均为外地手机。记者查看一位手机用户收到的“窃听”短信,上面显示发送短信的手机号以153开头,所在地为湖北随州,为电信CDMA卡;而咨询号码以136开头,所在地为江西南昌,为移动GSM卡。两个号码所在地相去甚远,并跨越不同的通信营运商。

昨日上午,记者就此向网友讨招。在南充某电脑城上班的网友“一句话”讲述他曾经见过“窃听卡”。“一句话”说,他的一个朋友因丈夫外遇而婚变,朋友希望通过复制的“窃听卡”获取丈夫过错的证据。

当时,朋友通过短信联系到了“号贩子”,并约定两天后交易“窃听卡”。交易当天,朋友接到交货电话,对方预约了几个地方见面。为了安全,“一句话”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交易。对方选择在滨江大道一偏僻处见面。两个年轻男子走来,出示了一张手机卡。为了验证“窃听卡”的效果,朋友当即拨打了丈夫的手机,并保持通话中。但“一句话”从另一个手机里听到的通话却出现了疑点:第一,通话不同步。朋友说话之后约数秒钟,“窃听”电话里才传来声音;第二,窃听效果差,几乎辨不清说话人的声音。

“你们这是骗人的哟……”“一句话”话音刚落,两男子随即开溜,连“窃听卡”也不要了。

后来,“一句话”把“窃听卡”送到通信部门检验,发现它只是一张普通的外地卡而已。

警方提醒

新型诈骗勿上当

“复制手机卡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是否违法?”记者咨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赵明。赵明表示,复制手机卡窃听别人的通信内容,这是当前电信诈骗方式的一种,是不可能实现的,市民应高度警惕,千万不要上当。其次,公民通信自由受法律保护。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对公民通信进行监听和窃取信息。

据市公安局掌握的情况,绝大多数电信诈骗案使用的电信服务器均在境外,而电信诈骗案具有全国流动、异地操作的特点,侦破难度极大。当前,一些犯罪分子利用VIOP透传工具,刻意冒用或隐藏手机号码,大肆实施诈骗。复制手机卡窃听通信信息,是一种新型的电信诈骗方式,希望市民提高警惕,切勿上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dizzy: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还收到一个 借种的恶意短信  短信诈骗现在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curse::curse: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

发表于 2013-5-1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社会成什么了

发表于 2013-5-1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o:o:o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