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红叶赋
巍巍秦岭,浩浩米仓。东迎夔巫神女,南孕汹涌长江,西望嘉陵之涛,北叩秦川之窗。川陕唇齿之地,南北分界之桩。
天地之情,浩浩荡荡。历史之印,矞矞皇皇。賨民兴汉誉勇,板楯讨秦称强①。韩信桃园欲隐②,张飞集州督粮③。僚乱晋后南北,兵燹杨李隋唐。宋末祸于元兵,明末殃于反王④。嘉庆白莲举义,秦巴血火战场⑤。工农红军入川,两河战旗飞扬⑥。杨氏宦海鸿飞,姑嫂深山凤翔⑦。地缘险要而荷载兴废,文化深厚而见证炎凉。
秀峰屹奇叠翠,溶洞雅阁画廊。森林茂密浩瀚,危壁伟岸轩昂。怪石沐浴荒岭,鸟兽嬉戏山塘,净水或瀑或隐,云雾或驰或张。夕阳染就五颜色,清雾幻化七彩光。自古奇异之壤,而今红叶之乡。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素云蓝天,红叶苍茫。满山殷红接天际,千里流丹映山梁。晨接朝阳而染弥雾,暮送夕照而闻笙簧。云海之中,枫叶冉冉;绿绒之间,野花惶惶。小溪烟逝,发卿云之瑞彩,高天雨霁,浮丽日之光芒。清风摇而舒广袖,细雨淅而舞霓裳。霜叶之中品茗,神怡气爽;霜叶之下尝酒,香绵醇长。和凤拂过,带走无限醉意;山雾扑来,消弭许多徬徨。叶飘月潭,启迪游人遐想;叶沉水底,沉封多少往常。叶落溪流,惊起虫鱼酣梦,叶坠花草,诱得蜂蝶空忙。红叶离枝,而如群鹤飞舞;红叶迎曦,而若丹凰朝阳。
时临深秋,野菊露黄。暑气微微,丽日旸旸。置身奇光异彩之海,闲步万紫千红之洋。疑是地蕴朱砂,引得层林尽染;惑为祝融失炬,招致四野皆煌。诸葛新野弄计,百里红光烨烨;项羽阿房纵火,三月烈焰炀炀。百鸟迟返,总惧红焰炙羽;牛羊晚归,误怕火烟熏盲。闲陟林间,流水淙淙足下过;漫步野道,野兰馥馥林中藏。赏心悦目而令人忆念,畅怀惬意而牵人柔肠。五光十色真明珠,千岭万壑火凤凰。
嗟呼!陕南蜀北一方灵地,米仓巴山一域“天堂”。当年有幸兮赏胜景,今朝提毫兮慰惆怅。奇景奇趣兮盼再赏,雅韵雅致兮待徜徉。才疏学浅兮为小赋,弄斧抛砖兮期琳琅。
有道是:千里米仓连汉关,蜿蜒起伏夔巫连。春观雾海杜鹃艳,夏赏山溪流水潺。秋看峭峰红叶染,冬望琼花玉树悬。身动景移沁心趣,丹霞照客解衣还。
注:①米仓山一带“板楯蛮”协汉扫秦有功,汉有“杀人得以(人旁加炎)钱赎死”之许。
②今桃园附近有韩溪,传说为肖何追韩信处。
③传说张飞为押运粮草去阆,在南江、剑阁一带粮道两旁植柏,以为兵役遮荫,即今时之“皇柏林”。
④张献忠、姚天动、黄龙等农民义军起义皆由陕经南江一带入川。
⑤公元1796年川楚白莲教起义,涉及今川、楚、豫、渝、甘、陕六省市,历10年。在湖北、川东北首义将领全部牺牲后,巴州白号老将苟文明(今平昌响滩三槐院人)及子苟朝九仍领数千残部打击清兵于南江、南郑一带老林,文明、朝九死后,文明族弟苟文闫再领残兵抗击清兵镇压,直到1805年被叛徒杀害,全国白莲教起义终止为止。 ⑥中国工农红军由楚入川第一站即在今南江两河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