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社会•争鸣] 中国在南海所控制的岛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岛
北岛位于永兴岛北面,西北距赵述岛约2海里,地理坐标16°58′,东经112°19′;岛形狭长,作西北-东南走向,长1500多米,宽约290米,面积约0.4平方公里,又名长峙(峙则是海南岛话的“岛”之意)。高3-4米,四周有沙堤包绕,岛中部为干涸的“泻湖”,面积占全岛面积的一半。岛上有灌木丛生,亦有鸟粪层,故淡水不可饮用。我国渔民常在这里生产。有临时房屋建筑,并有石砌小庙一座。岛东北面礁盘因受强劲的东北风影响,使海水中含氧量较多,珊瑚礁生长较好,比西南面礁盘为高,低潮时可露出海面,成为水产丰富的地区,它是七连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
西北部较高,达海拔3~4米;东南部地势低,常为海潮所淹没。北岛为沙堤环绕,堤宽80米上下,由珊瑚壳贝沙屑组成。沙堤之外为礁坪,之内有潟湖干涸所成的洼地,生长着以草海桐为主的灌木丛,是海鸟群栖的乐园。岛西北、西南和南岸均有缺口,是海龟进入本岛的通道,称为“龟门”,北岛是南海海龟的主产地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岛
中岛位于北岛的东南面0.5海里,地理坐标是北纬16°57′,东经112°19′;因介于北岛与南岛之间而得名(1935年),海南渔民称为“石峙”;呈椭圆形,长约700米,宽250米,面积约0.2平方公里;岛高海拔约6米,地形周高中低,周围有沙堤环绕,中部泻湖已干枯。沙堤宽约60米,高4米,堤外有礁滩岩发育,中部为潟湖干涸而成的低地;植被以草海桐为主的茂密灌木丛,海鸟群栖,鸟粪堆积层薄,饮用淡水缺乏,为海龟产卵之地。

发表于 2013-5-1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楼主辛苦了: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山人:谢谢版主关怀和鼓励!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5-1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详细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岛
南岛位于中岛东南0.5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57′,东经112°20′,也是1935年命名。岛呈长条形,由西北向东南延长,长达1200米,最宽处260多米,面积为0.17平方公里。岛上灌木茂盛,有薄层鸟类,缺饮用淡水、岛东北有一小湾,水深1.5米,小船可驶入,岛南有沙滩伸展。岛上四周有沙堤包围,堤高4~5米,中部低洼为小湖;已干涸。植被及海产与中岛略同。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周先生临帖,请多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岛
南岛位于中岛东南0.5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57′,东经112°20′,也是1935年命名。岛呈长条形,由西北向东南延长,长达1200米,最宽处260多米,面积为0.17平方公里。岛上灌木茂盛,有薄层鸟类,缺饮用淡水、岛东北有一小湾,水深1.5米,小船可驶入,岛南有沙滩伸展。岛上四周有沙堤包围,堤高4~5米,中部低洼为小湖;已干涸。植被及海产与中岛略同。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沙洲
北沙洲在南岛东南1公里处,接近南岛,在北纬16°56′,东经112°20′;北宽南窄,长约300米,最宽处8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约3米,地势低平,大潮时易淹没。洲上有几条沙脊发育,沙体两端在季风影响下顺风向移动,夏季因盛行西南风而伸向东北,冬季则相反。由于沙洲还在成陆阶段,受波浪经常性冲刷,因而地面植被较少,杂草稀疏。白沙耀眼,远处可见。附近礁盘水产丰富。东北面有小海湾。本沙洲有古代小庙保存。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沙洲
中沙洲地理坐标是北纬16°56′03",东经112°20′36″;洲形不规则,长约300米,最宽处约80米,面积约0.05平方公里,海拔约2米,在大风浪影响下形态多变,且易被海浪淹没。面积时大时小,约有52000平方米。北岸海滩岩发育较为稳定。洲上植被稀疏。

发表于 2013-5-17 12: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5-1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的详细,楼主辛苦了。南海是我国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被越南、菲律宾抢占的岛礁终将夺回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好山好水朋友:赞赏你的观点,失散的好山好水一定会回归祖国怀抱!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洲
南沙洲位置最南,为一边长300米的等边三角形的沙洲 地理坐标是北纬16°55′49″,东经112°20′44";洲呈圆形,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面积约0.06平方公里,海拔4.1米,四周略高,中部略低,东北岸及南岸有沙嘴发育呈三角形,顶端向海延伸。北岸和东南岸有海滩岩生成,沙洲上潜育磷质石灰土,生长茂密的草丛和灌丛。 在南沙洲南不到1公里处礁盘上,有两个新沙洲,东边的叫东新沙洲,直径约100米。西边的叫西新沙洲,为一白色小沙滩,由于形成不久,故面积常变,两个沙洲均是1972年20号台风后堆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新沙洲
西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北纬16°55′,东经112°21′附近,呈弯钩形,面积2000多平方米,海拔1.9米,是1972年第20号台风中由于波浪冲刷和洋流搬运而形成的小沙洲(1983年定名)。
东新沙洲
东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西新沙洲东面数百米处,地理坐标北纬16°55′,东经112°21′;呈弯钩形,面积4000多平方米,海拔2.1米;与西新沙洲并列如“孪生兄弟”,也是在1972年第20号台风中形成并同时命名的小沙洲。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新沙洲
西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北纬16°55′,东经112°21′附近,呈弯钩形,面积2000多平方米,海拔1.9米,是1972年第20号台风中由于波浪冲刷和洋流搬运而形成的小沙洲(1983年定名)。
东新沙洲
东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西新沙洲东面数百米处,地理坐标北纬16°55′,东经112°21′;呈弯钩形,面积4000多平方米,海拔2.1米;与西新沙洲并列如“孪生兄弟”,也是在1972年第20号台风中形成并同时命名的小沙洲。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岛
是南海诸岛中第二大岛,位于永兴岛东南约60公里处。长约2400米、宽约1000米,面积1.60平方公里。平均高出海面4~5米。岛的四周有沙堤包绕,地势较高,中间较低,有一凹地,积水成塘。岛上植被繁茂,麻疯桐、椰子树成林。东岛是鸟类最多的岛,主要有鲣鸟、燕鸥、金等,不少地方鸟粪层厚达数米。岛上建有停机坪、导航台、码头、楼房等。东岛位于西沙群岛的东侧,故名。是南海诸岛中较大的岛屿。以其海鸟众多而闻名于世,人们了称之为“鸟岛”。1981年被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 东岛树林茂密,原生的麻枫桐树大干壮,枝短叶疏,蔚然成林,是白鲣鸟栖息的主要树木;岛四周遍布草海桐、银毛树等灌木丛,绿茵欲滴;人工种植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批把等等和各类花划更是随处可见。整个岛屿郁郁葱葱,终年常绿,热带海岛型环境异常优美。东岛上生长着很多种类的陆生动物。黄牛、山羊成群,据观察,现存黄牛有十四、五群,约300多头;山羊时有出没。还有野狗、山鸡、野鸭、野猫等等。这些动物都是很多以前我国渔民在岛上居住和生产而放养繁衍下来的。东岛是海鸟的“天堂”。鸟类50多种,总数约达五万只。其中白鲣鸟最多,估计超过三万只。这些海鸟在海上觅食时,经常移居其他岛屿,形成所有的岛屿礁滩都有成群海鸟栖息。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尖石
高尖石位于东岛西南约8海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16°35′,东经112°38′,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一座火山岩岛,由火山碎屑(玻基辉橄岩,含凝灰熔岩,还夹杂生物硬体碎屑)构成。岛呈三角形,长约20米,宽15米左右,立面底宽顶尖,呈四级塔状,高5.2米,四壁陡峭,故海南渔民称为“尖石”,又因远望似船而称之为“石船”、“双帆”,低潮时最低一级台阶露出,面积约0.03平方公里,特大高潮时仅顶部3~4平方米露出水面,是宣德群岛中最小的岛屿。高尖石水下3~5米的平台上珊瑚丛生,多姿多彩,成为又一座“海底花园”。
此外,还有银砾滩、浪花礁、西渡滩、湛涵滩、滨湄滩、北边廊、嵩焘滩等7座暗礁(滩),隐没于海水中。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建岛
位于西沙群岛最西南边,是一个在台礁上发育成的沙岛。中建岛,渔民称为螺岛,因为这岛以产马蹄螺出名。位置在西沙群岛最南,又当去南沙群岛的中途上,故又被称办“半路峙”。由于1946年中国派军舰“中建号”去接收本岛,才改名为中建岛。中建岛是在礁盘上发育的沙岛,四周有较高沙堤,中部洼地,不甚明显,且常积水,水深0.5米。全岛海拔不大,平均只有2米,略呈圆形,长1200米,宽1000米。沙岛在低潮时高出海面3米,在高潮时高出海面1米;面积低潮时达1.5平方公里,高潮时只有0.85 平方公里。沙堤受东北季风影响以东北部为高。台风过境时,高潮可以淹没岛屿的大部分,故地形变化较大,显示出由沙洲向沙岛过渡的特征。由于本岛常受海淹,故岛上草木难于自然生长。高处有海鸟栖息,故有鸟粪层存在。由于沙体大而厚,又少鸟粪污染,因而清泉易得,尤以雨季为好,挖地2尺即可得淡水。中建岛位位于西沙群岛的最西最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岛被珊瑚、贝壳和白沙覆盖,原无植被。70年代种植了椰子树、枇杷树等。建有4层高的大楼。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甘泉岛
位于北纬16°30'、东经111°35',呈椭圆形,长约730米、宽约500米,面积约0.30平方公里,高出海面约8米,四周有沙堤,中间低平。有井2口,水甘甜可饮。岛上有麻疯桐、羊角树。东南侧有浅水码头,可供小船停泊。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