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土里长出来的文字 一一读望疯的散文
文/西充县老大山人
我在网络浏览吋,看到一个昵称叫“望疯”(原名杨应胜)的人写的几组散文,顿时被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感染了,那些文字,就像那片黄土地里生长的庄稼,那么的实在和质朴,甚至有些愣头愣脑,像家里挂着的镰刀犁铧,也像一个农村妇女手里摆动的箩筐竹筛,有质感,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并随着文字的张力和沉淀也使主题得到了升华。这几组望疯创作的散文让我获得了精神的享受,灵魂深处的熏染,作者站在繁华的都市街头,向我们娓娓述说农家的琐碎与记忆,以及人的本质与生活的面貌,将农家的岁月凸显在这些文字里。
老实说,这几年我看文章都在网上浏览,但很少有质感的文章能打动我,大部分看到中途就放弃,他们对风花雪月不能自拔,好些事物的描述和文字的表现手法像复制的面孔似曾相识。而望疯的文字与讲述,就像铁匠捶打铁器质地有声,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有关铁器的沉默和随想》:“镰刀”的锋芒“、锄头”的锃亮、“犁铧”的重量;情感深处还有最柔性的《内心深处的几个乡村物件》:“稻草垛”、“箩筐”、“竹筛”隐约间悄然带来的乡村古朴的厚实和人文历史。拙见真挚,立体式的描绘,实在的让你双脚踏在那一片乡土,不愿移动一步。
在这些文字里,父母是农家、是岁月、是那片黄土、象征乡村变化的影像,清晰地像一幅画,突兀在你眼前,主题思想十分明确,作者没有深厚的感情,是不能描绘出这种最原始的画面的。望疯是农民出身,他的骨子里注定积蓄的是泥土的厚实,所以他的文字也就显得厚实,并试图用这种本质的东西去支撑和维持这种状态的主题,以及将这种态度保持在他的文字里。望疯的文章告诉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去写,有真善美,作品才会感人。
望疯这个人我并不认识,当然我们就从来没有交流过,或者说上一句话,但这并不要紧,有这些文字就足够了。不过,从他文章后面附的简介中得知,他算是我老乡,并有相同点,都是在外谋生,都有思乡情结,是他的文字,又把我带回了故乡,我分明看到,在四川丘陵地带的某个村落,那些泥壁人家墙上挂着的镰刀,锄头放靠在门后,犁铧生锈了,都被蒙上一层细微的尘埃,庭院的稻草垛,被太阳晒成褐黄色,有着岁月的苍凉,而一位农妇,身旁放着箩筐,她手中的竹筛不停摆动,累了,停下来擦擦汗,望着竹林上空萦绕的炊烟,神色有些茫然......我在望疯的文字里,看到一种精神,一种希望,就像农民看到种子在土地里发芽,茁壮生长,让人欣喜!
望疯,原名杨胜应(1980—),男,重庆秀山人,苗族,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有诗作,散文随笔,诗歌评论约300篇(首)公开见诸于《散文诗》《中国诗歌》《诗潮》《浙江作家》《文学与人生》《岁月》《打工族》等90余家中省市各级报刊杂志。曾获潜江市第二届全国诗歌大赛“曹禺杯”新诗类三等奖等10余种奖项,作品入选《中国网络诗歌精选》《震撼心灵的名家诗歌》等全国各地20余种集子。 现在四川西充县某村任村官。
本帖最后由 老大山人 于 2013-5-15 14:2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