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在美国呈现了“全民皆打”的热潮,男女老少都迷恋中国麻将,甚至孩子们还参与其中。正所谓需求决定市场,据悉由于严重缺乏麻将教师,特别缺乏精通成麻(血战到底打法)的教师,猎头公司已紧急潜入中国川渝了,不但教会他们打麻将,还要教会美国人说川渝话:清一色,杠上花,海底捞,胡了。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可是一份薪金按小时计费(约20美元)高薪职业,所以说,会打麻将的亲们,打算去的麻坛高手们,速速行动,赶紧先恶补一下“麻将英语”吧。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麻将就从美国辗转传入欧洲,并曾短暂流行。百年过后,从荷兰开始,随着俱乐部的增多和各国麻将联盟的成立,欧洲人对麻将的热情正逐渐复苏。目前由欧洲麻将联盟组织的巡回赛,有将近500名选手参赛。
1920年前后,美国商人JoesphBabcock将麻将从上海介绍到了美国。他写了一本小册子,统一了英文术语的规范,取麻将的英文名为“Mah-Jong”,并拥有版权。仅就美国的盛况来看,1922年131000多副麻将抢售一空,售价高达一副500美元,而现在一副上好的麻将也不过100美元;1923年的销售猛增到一百五十万副,当时美国有一千五百万人玩起了麻将,其中大部分是家庭主妇。
巴布考克将麻将带入美国后几年,麻将又被传入了欧洲,1920年代,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都兴起了麻将,甚至一些王室贵族也迷上了这项“中国国技”。
至于麻将在欧洲的发展,不得不提及“桥头堡”荷兰,这个拥有1600万人口的国家,至今还保持着原先的大部分规则。20世纪20年代,荷兰曾经成立过一个“荷兰麻将团体”的组织,不过由于对游戏规则的困惑不解,不久他就解散了。“荷兰麻将团体”没落以后,荷兰人只会在家中与亲戚朋友或是小俱乐部中玩这项游戏,而不会与其他的团体联系比赛。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家名为“第一荷兰麻将社会”的俱乐部为他们早期的比赛制定了一系列的麻将规则,而这些规则基本上是以J.P. Babcock传到西方的规则为基础的。这项荷兰当时唯一的麻将比赛被称为荷兰冠军杯。
随着比赛和俱乐部的增多,麻将在荷兰逐渐复苏,2004年,第二个正式的荷兰麻将组织才又成立,取名为“荷兰麻将联盟”。当时荷兰已有有几十个麻将俱乐部,这个组织一成立就有120位成员,每年出版四次“麻将杂志”。“荷兰麻将联盟”旨在共同组织公开比赛,考察研究规则,推广麻将项目,为新的麻将俱乐部提供基础,并希望组织欧洲麻将锦标赛。目前,荷兰麻将联盟的正式注册会员已经增长至400多名,民间非注册玩家难以统计。
除了“荷兰麻将联盟”的推动外,荷兰“麻将新闻”这个网站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这里麻将爱好者可以获取关于规则、发展以及比赛的信息,它是由麻将联盟主席Martin Rep先生提供的。
虽然麻将爱好者正日益增多,但与中国不同,荷兰的麻将爱好者很少赌钱,就算有,注码金额也很低,而且他们没有专业的选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