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网(记者 钟美兰)“五一”前夕,记者接到报料,西昌市绿荫学校1000多名贫困学生已经享受两年半的寄宿制生活补助金,从2012年9月至今一直未下发,领不到补助的贫困学生四处求助。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金为国家拨付资金,这个学校的贫困学生为什么领不到呢?5月2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现状 连续5个月资金未到位 “我们马上就毕业了,即便现在把补助金补齐,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钱也花不完。”来自冕宁县的学生王庆告诉记者,从初一开始,他的饭卡里每个月都会收到100元钱。 这100元,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金,由学生提出申请当地部门审核国家拨款,当地初中生每月100元,发放10个月。“每个月100元,对于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王庆说,虽然补助金有时会推迟发放,但基本每个月都足额。 据了解,绿荫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位于喜德、冕宁、西昌三县交界处,虽然学校条件较为简陋,但依然吸引了州内外13个县市贫困山区学生,学生人数达1500多人,2012年上半年全校有1275名学生享受贫困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金。 “以前也会迟点下发,但是从未拖这么久。”副校长王荣惠说,原来一直在等,直到今年1月,了解到一公里外的公办学校月华中学足额领到2012年9月至今年1月的补助金后,她就慌了,带着疑问到市州两级教育部门咨询,但效果不理想,直到4月27日,确切消息传来,去年9月至今年1月该校的贫困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金不会有了。 这个消息让快毕业的初三年级学生激动起来,他们联合写了一封信,探问为何贫困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金月华中学有,绿荫学校学生却没有,并罗列了绿荫学校学生迫切需要这笔资金的四点理由。 王荣惠也有同样疑问:“有人说是因为资金缺口,那公办学校为什么可以足额领到?”她同样担心,如果2012年没有享受,那2013年呢?往后呢? 回应 今年给绿荫分配了相应指标 5月3日,记者来到凉山州教育局,计划基建账务科科长尹洪德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说,2008年省上下发一份文件,对贫困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金来源进行调整,其中,省级按照每年小学生750元、初中生1000元的标准拨付50%,剩余50%在凉山州十年行动计划中进行统筹。虽然文件下发了,但2008年到2010年,省教育厅依然按调整前的标准全额拨付。2011年,省教育厅改为按照2008年下发文件拨付了50%,另外50%的本该在当年十年行动计划在统筹,只是,十年行动计划资金在年前就安排完了,贫困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金便出现了缺口,年底,州教育发现这个情况多次向省教育厅协调,2012年10月,州教育局就此事向省教育厅正式申请补足。 “由于资金存在了缺口,西昌市教育局在资金分配中可能优先保证了公办学校,导致了民办学校学生没有领到补贴。”尹洪德说,意识到资金缺口,今年年初凉山州从十年行动计划中统筹了资金,目前正在下拨过程中。 “2012年上半年上级拨了1464万元贫困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金,而下半年只有724万元,且这笔资金到去年12月才拨下来。当时我们以为先拨的只是部分,可能还有后续资金。”5月6日,西昌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计财基建股股长梁云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局用这笔资金加往年其他结余资金优先安排了农村公办学校,而民办学校放在其后。 据梁云说,在今年资金安排中,由于上级一次性拨付了2109万元,市教育局统筹安排,给绿荫学校分配了小学200人和初中500人指标,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计划拨付9.2个月,“如果下一步还有资金来,我们会有优先补足10个月,再考虑扩大覆盖面。” 民办学校的贫困学生们到底什么时候能足额领到补助金?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新闻链接 “十年行动计划”全称为《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按照该计划,省级财政每年给凉山州投入资金为1.5亿元至1.6亿元,具体如何使用由凉山州自己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