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凉粉 文/老大山人 磨,是石磨;豆,是那片泥土地里收获的豆粒。当石磨转动,浸泡过的豆粒从磨眼喂进,就听一阵啃哩哐啷的声音,一如豁口的牙床很不齐整的咀嚼,磨沿的边垂,就流下稠糊的液体,都被汇集在石凹槽里,最终从槽口漫出,进入地上放好的木桶里,便有人过来提进厨房,倒进早就安好的摇架里经过白色的纱布筛滤。这些被筛滤过的豆浆水,都流进下面的大缸,等一会,浑浊的水逐渐变清,豆浆开始沉淀。 缸底沉淀的就是豆粉。 川北丘陵地带多湿地,适合豆类生长,有指甲一样的葫豆,还有落地就会滚动的豌豆,那些嫩苞谷、鲜红苕等等,它们都可以磨成豆粉熬成凉粉,作为一种传统小吃,不知流传了多少年。 凉粉在大黑锅里熬熟以后,热气腾腾,需要舀起来装进一个大盆里冷却。等手摸上去没了热度,就可以用刀划下一块,切成条状,放进碗里,再佐料蒜泥、葱花姜末、麻辣油、也可倒上酱醋,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制;麻辣随意,咸淡适中,然后尽情食用。凉粉看着白里透青,摸着富有弹性,吃着柔滑而清香。根据我的口感和经验,豌豆熬成的凉粉最好。 凉粉不知道是不是最先出自四川川北地区,总之它有“川北凉粉”的称号,在地方小吃中,很有名气。只要到这个地区的任何城镇,那些街头路尾,总是能见到卖凉粉的摊点。摊位很简单,一个小桌上放着大盆凉粉,两条长凳摆放旁边,食客往上一坐,接过摊主调味好了的凉粉,大众眼皮下,就唏哩哗啦吃起来。当然,这“唏哩哗啦”的声响,并不单纯是凉粉柔滑嘴唇吸出的声音,更多的时候是凉粉的佐料麻辣,是嘴皮吹嘘的声响。川北人喜欢吃麻辣,他们总是会从小桌上的辣油碗里,再去舀两勺倒进碗里,这样吃起来才有劲头,更让人过瘾。 我在老家的时候,一到集市上,第一要紧的,就是找到凉粉摊位,来上那么一大碗,然后起身,一边擦着辣椒染红的大嘴巴,一边才去做正事。 吃进嘴里的凉粉有一股清沌和淡香,而这种味道,使我永远回味,就是这么多年来在异乡漂泊,我也在咀嚼凉粉的细节。 城市的大街是喧哗的,从这种嘈杂中听见了一声吆喝,有人挑着担子过来,是叫卖凉粉的,我便招呼买上一块,回到出租屋,找出佐料调味,怎么吃,也吃不出川北凉粉的味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