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66|评论: 15

[行走印记] 晋山景美——初夏小游石膏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1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月中旬,我们三位同事一起在山西灵石县的石膏山度过了两个美好的白天和夜晚,在不到三天却是三天的时间里,我们了解石膏山的自然,了解了石膏山景区人的期盼,也在亲自的接触之中找到一些心灵上的震撼。
2013.05.15 奔赴石膏山,感受卧龙山庄的极致、奢华、独特
2013515日,北京阳光灿烂,在这样炙热的下午,我有幸和两位同事一起离开喧嚣的北京共同赶赴清爽的石膏山。
1北京西站.jpg
下午三点二十分发车的D2005次列车,紧赶慢赶总算是没有耽误时间,一路上为我们又当爹又当妈的大美女唐瑄去取票,我和下面的这小哥就边看行李边把这出发地给留下了。
2北京留念.jpg
这张应该不会被告侵犯肖像权吧?我们的装备不少,是个亮点,但是这边上打着遮阳伞的美女太会抢镜我是真的没法管。
在火车上的近三个小时里,我们看着车窗外飞过的平原和高山,想象着即将到达的石膏山,听着唐美人讲一亩玫瑰园的浪漫,和对自然的想念,不仅想到自己小时候幼稚的梦想,那时希望能在森林中建那么一间小房,每天睁开眼就能看到绿树蓝天、感受鸟语花香,没有喧嚣和纷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3太原火车站.jpg
下午七点钟。我们出了太原火车站,找到了接我们的美丽灵石女孩严,那时我们的肚子已经抗议要进餐,但是为了卫生,再加上严已经说了在卧龙山庄为我们留了饭,我们就直接被从太原火车站接到了石膏山。
本来以为北京就够堵的了,没想到太原也很强悍,半个多小时内,每逢路口必遇红灯,走路都比坐车快,最后总算上了高速,开始飞驰,天也已经黑了,只能看到高速路两边的灯连成一条线。
大概快十点的时候,我们出了仁义高速收费站,迎面就看到一个大大的指示标,国家级森林公园石膏山,心里总算有了底,终于要到站了。
从仁义收费站出来,继续飞车十分钟左右,上书石膏山的牌坊华丽丽的穿过我们的视线,总算是进到了石膏山。没想到穿过石膏山的大门,还有一段长长的车程,看着车窗外闪过大风车般的古老水车,闪过卧龙广场的龙墙龙柱,终于停在了一个外观像是石头堆砌但是很精致的餐厅前,那就是我们要到的第一站——卧龙山庄。
4石膏山美食.jpg
到达石膏山卧龙山庄的时候应该有十点二十左右吧,北京的天都已经热的要命了,但是在卧龙山庄的餐厅前,我们一出车门还是被冻得直打哆嗦。很感动于山庄内的人,那么晚还为我们留了丰盛的晚餐,更专门留了唐美人爱喝的纯正野果汁,并与我们一起共进晚餐。
5石膏山卧龙山庄.jpg
当晚我们就被安排住在了石膏山的准五星级酒店——卧龙山庄内的标准间,二楼的20062008。进房间是必须要刷房卡的,进门后插入房卡才可取电,而且房门只能从内打开或者用房卡打开,若是没有房卡就只能是等着别人帮你来开门了,本人就是出门不小心把门给关了,之后就在外面晾了十几分钟。
房间里的布置全是按照晋商的风格,古朴、凝重、奢华。
木质的洗漱间和厕所,中间有一层透明的玻璃相隔,干净整洁。洗漱间外还有很精致的小木梯用于放置浴巾和毛巾,古朴的椭圆形梳妆镜下是洁白的洗手池,旁边墙上还有一个小匣,里面一次性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具一应俱全。
6石膏山卧龙山庄.jpg
紧邻洗手池是个带着铜活的古朴衣橱,里面预备了两套浴袍,还放置了防虫的樟脑。衣橱和洗手台后面就是两张柔软舒适的大床,床边有电话和网线,正对大床还有电视和书桌,桌子上摆放着瓷器烧水壶和茶杯,还有个好玩的木质摇摇椅,端一瓷杯热水,坐上去,吱吱悠悠,那感觉就像穿越一般,俨然成了头脑不一般的晋商,有的是钱,也有的是闲。
晚上十二点多完全收拾妥当,躺在柔软的床上,抱着抱枕,说声晚安。睡吧,第二天还有精彩的青山之旅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5-2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桌子上摆放着瓷器烧水壶和茶杯,还有个好玩的木质摇摇椅,端一瓷杯热水,坐上去,吱吱悠悠,那感觉就像穿越一般

发表于 2013-5-2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来了就留下脚印

发表于 2013-5-22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菜色不错啊

发表于 2013-5-22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山。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05.16阴晴之间,尽揽绝美山川
早晨六点多,拉开窗帘,天亮了。昨日天黑都不曾看见,窗外竟是如此青翠一片。
1石膏山窗外景色.jpg
窗外正对石膏山山林,葱郁的树叶直伸窗边,落地窗有一扇小门可以打开,门外有个可以站一两个人的精致阳台,站在上面就可以感受山林的微风、鸟儿的清鸣,这完全就是我小时候梦中的情形,只是屋内不会那么隆重。第一次被鸟鸣和山风唤醒,差点都不适应。
洗漱完毕,我们出客房到卧龙山庄的餐厅用早餐。站在卧龙山庄前才知道,卧龙山庄地理位置很优越,是石膏山的枢纽站。它的北面正对的是索道站,可以选择乘缆车上山参观;也可以从卧龙山庄背面(也就是南面)的“洞天福地”入口攀登上山,游览天竺景区;西面是一条车道,可以驱车去水库、红叶景区和卧龙广场及大门;东面是龙吟谷的入口,可以循着小溪到龙吟谷里转一圈。
2石膏山卧龙山庄.jpg
卧龙山庄的餐厅有三层,我们进餐的地方就是三楼,站在窗前,满目都是连绵的青山,一层层延绵不断。早餐很精致,营养搭配也很丰富,看下面精致可爱的早餐,再想想客房里的布置,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说卧龙山庄精致的不是一点半点。
3石膏山提供的美味早餐.jpg
早餐过后,我们驱车向西南方向进发,前去水库景区看水。山间的微风吹得很凉爽,漫山遍野的青翠,让石膏山的空气与北京完全不一样。北京的风是干的,而且刮起来沙尘飞扬,而在石膏山,即使是在土路上,风也是干净的,也不会有那种从皮肤里抽水的干旱感觉。
4石膏山水库.jpg
水库的水是碧绿的如翡翠一般,微风吹过,荡起层层的涟漪,看着这么好的水,真心想说若是我会游泳,一定会想都不想的跳下去。这个水库还建有水电站,只是大坝那边还在完善,我们都没有过去,感觉有点可惜。
参观完水库这大片的绿水后,我们折回卧龙山庄,改溯小溪从龙吟广场绕着龙吟谷走了一圈。
5龙吟谷沙发.jpg
龙吟广场上有个沙发般的石头,这么大的座位,也许是留给龙坐的吧。
6石膏山龙吟广场.jpg
龙吟广场的水很平静也很清澈,这种宁静的感觉很符合我的性格,这种清静的水面,真是让我从心里想要去喜欢的。
7石膏山龙吟广场.jpg
既是龙吟广场,必然少不了龙的影踪,这不同颜色的腾龙正在争鸣,也许正是这些龙,才保有这片水的宁静吧,谁让龙王是雨神呢?
8石膏山路标.jpg
刚进山谷,我还在想,在这样一个头上被绿树完全遮住,阳光穿不透高山的地方,怎么才能辨别方向不迷路呢?结果就发现每个岔路口都有这样的天然指标,只要你能确定自己要去的是哪里,那你终究是可以找到地,只是一开始就是自己想象的太难了,害怕找不到而已。
9石膏山龙吟谷小路.jpg
山间小路很有情趣,我从背后用手机偷拍,虽说偷拍技术不怎么地吧,这林间小道的情趣还是能表现出来的吧?
当然从龙吟广场沿小溪直上到青龙瀑布,再转回来绕山壁、穿山洞、过栈道去找黄龙瀑布,却找到了飞虎涧,再从飞虎涧绕到另一面山壁往回返,这期间看到的不仅是有灵动的溪水、保留自然生命力的怪树奇观,还有自己感觉很有趣的石头小桥,仅贴照片大家共赏。
10石膏山龙吟谷水.jpg
虽然不是涨水期,水很少,但是它们很灵动,而且哗哗的水声宣告着它们的运动永不会停。
11龙吟谷奇树.jpg
无论扎根于石、困难重重,无论俯览流水、我自独行,无论鬼斧刀劈、天灾重重,无论上上下下、蜿蜒而生,它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它们依然还活着,还有顽强的生命。
12石膏山的花.jpg
其实震撼的不只是那些格式各异的树,还有弱小群居的小花,一个不起眼,聚得多了,就是震撼。
13龙吟谷的桥.jpg
这种石块堆砌而成的小桥在石膏山的龙吟谷里有很多,据说水大的时候差点儿就可以将这样的小桥漫过,那时站着这小桥上宛如站在水中央。
14龙吟谷.jpg
流连谷中美景让我们出谷的时候已经接近一点,吃过美味的中餐,我们回房稍事休息,同时也喂一下即将罢工的手机。下午要安排爬山,这可是个体力活,没能休息好真是个错误的抉择。
本帖最后由 长发齐刘海 于 2013-5-22 15:31 编辑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5-22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机会的话也去体验一番

发表于 2013-5-2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呢个路标很特别啊。别的地方基本都是木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大概下午快三点的时候,我们出发从洞天福地的牌楼下开始爬山,计算的还是蛮好的,大概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可以爬上去的。不过说实话,爬山真不是个省劲的活,3600层的台阶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已经学会闭嘴省下说话的力气去爬了,更不用说自然省略掏出手机拍路的动作了。
1石膏山天竺景区入口.jpg
景区人员在每隔200个台阶的地方都会用红漆字提示游客还有多少台阶,看着数字从33003100还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但是到2300的时候是真的累的腿都泛酸。而且我们刚开始爬的时候还有些阴天,比较凉爽,过了2300数字到达望龙亭的时候已经阳光灿烂、满身冒汗。
2石膏山望龙亭看龙吟谷.jpg
望龙亭分三层,中间有楼梯可以通行,那时我终于知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了,亭子的每一层看到的景色都不同,这是在第一层向东看到的龙吟谷,也就是说我们才爬到与上午所走过的栈道一样的高度,还有剩下的两千多台阶呢,这条路可是真不短。
3石膏山天竺景区阶梯.jpg
从望龙亭继续向上爬,期间不知爬过多少个这样曲折的“之”字型台阶,期盼着数字从两千变到一千,再二百二百向下减,路上也遇到下山的人,疑惑我们怎么上山那么晚。不过总算是看到了数字200,意味着这让人断气的攀爬即将到终点,那时候应该最少也要接近五点,心里刚刚想有些放松,就被山上施工人的一句话弄的一激灵。
当时最后的几阶台阶上有工人正在施工,小背包大小的石块就靠他们的背来运送,而我们所走过的层层阶梯也都是由这些辛勤的劳动人所铺成,我们攀爬尚且如此困难,那些工人该是多么能干。当我们走过的时候,他们问我们怎么上山那么晚,我说不是马上就爬到了吗,不晚啊,结果就听到说后面还有很远。
4石膏山天竺景区索道.jpg
原来我们所爬的3600个台阶,只是从下面爬到了索道站的终点站,要想看景观,那还要爬很远,也难怪那工人会说我们爬山太晚。而且那时候三个人都出现了相同的症状,稍微呼吸重一点,就会又咳又喘,不知道是太累还是因为喝了不少水。
穿过索道站终点,我们去到南天门,也是在石膏山风景照上最常见的一处亭台景观。爬山的时候台阶边不是什么都没有就是拴上铁链,但是到南天门的路上却是红墙堆砌如长城一般。
5石膏山天竺景区南天门.jpg
这就是南天门,这红墙有没有长城的感觉?南天门是个很好的观景地,透过城墙想下看,那时才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原来是如此浩瀚。
6石膏山南天门观景.jpg
站着南天门向下看,那闪耀着光芒,宝石一般的地方就是上午所去的水库,阳光照射下,真是璀璨。远处的山脉都臣服于眼下,宽阔的马路看在眼里就像是一条线。
7石膏山南天门通往白衣洞的路.jpg
因为时间和体力的原因,我们接下来能去的地方很有限。最近的就是白衣洞和龙王洞,在南天门到白衣洞之间有条仅通过一人的险路,若是喜欢刺激的朋友可以去走一番。
白衣洞是观音三十二化身之一坐化升天的地方,洞外有雕刻精致的栏杆,诗词图案俱全。龙王洞则与白衣洞紧邻,虔诚之人可以去那里拜下求平安。
从白衣洞原路回返,在一个岔道处,我们决定去最后一站天竺寺和保安禅院。
8石膏山天竺寺.jpg
天竺寺的栏杆上还保留有祈福的红幡,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曾在那里许下美好心愿。天竺寺建于山洞之中,特别是走前面的小路的时候,身边的石壁让人有种很强的压迫感,但是将寺庙建于洞中也是石膏山的一个特点,这些寺庙因有洞穴的保护,才得以保存这么久。
天竺寺下面就是保安禅院,院内有修行师傅居住,还有休闲茶馆,我还看到寺内的那只大黄狗,有个女居士牵着去遛弯。
9石膏山夕阳.jpg
从保安禅院返回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了,看看太阳,那是第一次看到太阳在那么高的地方下山,我们也要赶紧下山了,否则摸黑下山会有危险。
10石膏山晚霞.jpg
上山的时候小哥说走“之”字上山是不累的,下山的时候唐美女又教我们侧身下山,减缓对膝盖的冲击,但是下着下着,小腿还是感觉很酸,有种腿脚都不属于自己的感觉。
太阳最后一丝光线也隐藏在黑暗中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卧龙山庄,用过晚餐,回去看了下客房内石膏山景区介绍册才发现,我们有很多景点都没有看,真的感觉特别遗憾。唐美女说若是明天天气好的话,就在早晨再去爬次山,对于观景来说是很好,但是想想锤了半天的腿,明天还能爬的上去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大概下午快三点的时候,我们出发从洞天福地的牌楼下开始爬山,计算的还是蛮好的,大概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可以爬上去的。不过说实话,爬山真不是个省劲的活,3600层的台阶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已经学会闭嘴省下说话的力气去爬了,更不用说自然省略掏出手机拍路的动作了。
1石膏山天竺景区入口.jpg
景区人员在每隔200个台阶的地方都会用红漆字提示游客还有多少台阶,看着数字从33003100还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但是到2300的时候是真的累的腿都泛酸。而且我们刚开始爬的时候还有些阴天,比较凉爽,过了2300数字到达望龙亭的时候已经阳光灿烂、满身冒汗。
2石膏山望龙亭看龙吟谷.jpg
望龙亭分三层,中间有楼梯可以通行,那时我终于知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了,亭子的每一层看到的景色都不同,这是在第一层向东看到的龙吟谷,也就是说我们才爬到与上午所走过的栈道一样的高度,还有剩下的两千多台阶呢,这条路可是真不短。
3石膏山天竺景区阶梯.jpg
从望龙亭继续向上爬,期间不知爬过多少个这样曲折的“之”字型台阶,期盼着数字从两千变到一千,再二百二百向下减,路上也遇到下山的人,疑惑我们怎么上山那么晚。不过总算是看到了数字200,意味着这让人断气的攀爬即将到终点,那时候应该最少也要接近五点,心里刚刚想有些放松,就被山上施工人的一句话弄的一激灵。
当时最后的几阶台阶上有工人正在施工,小背包大小的石块就靠他们的背来运送,而我们所走过的层层阶梯也都是由这些辛勤的劳动人所铺成,我们攀爬尚且如此困难,那些工人该是多么能干。当我们走过的时候,他们问我们怎么上山那么晚,我说不是马上就爬到了吗,不晚啊,结果就听到说后面还有很远。
4石膏山天竺景区索道.jpg
原来我们所爬的3600个台阶,只是从下面爬到了索道站的终点站,要想看景观,那还要爬很远,也难怪那工人会说我们爬山太晚。而且那时候三个人都出现了相同的症状,稍微呼吸重一点,就会又咳又喘,不知道是太累还是因为喝了不少水。
穿过索道站终点,我们去到南天门,也是在石膏山风景照上最常见的一处亭台景观。爬山的时候台阶边不是什么都没有就是拴上铁链,但是到南天门的路上却是红墙堆砌如长城一般。
5石膏山天竺景区南天门.jpg
这就是南天门,这红墙有没有长城的感觉?南天门是个很好的观景地,透过城墙想下看,那时才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原来是如此浩瀚。
6石膏山南天门观景.jpg
站着南天门向下看,那闪耀着光芒,宝石一般的地方就是上午所去的水库,阳光照射下,真是璀璨。远处的山脉都臣服于眼下,宽阔的马路看在眼里就像是一条线。
7石膏山南天门通往白衣洞的路.jpg
因为时间和体力的原因,我们接下来能去的地方很有限。最近的就是白衣洞和龙王洞,在南天门到白衣洞之间有条仅通过一人的险路,若是喜欢刺激的朋友可以去走一番。
白衣洞是观音三十二化身之一坐化升天的地方,洞外有雕刻精致的栏杆,诗词图案俱全。龙王洞则与白衣洞紧邻,虔诚之人可以去那里拜下求平安。
从白衣洞原路回返,在一个岔道处,我们决定去最后一站天竺寺和保安禅院。
8石膏山天竺寺.jpg
天竺寺的栏杆上还保留有祈福的红幡,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曾在那里许下美好心愿。天竺寺建于山洞之中,特别是走前面的小路的时候,身边的石壁让人有种很强的压迫感,但是将寺庙建于洞中也是石膏山的一个特点,这些寺庙因有洞穴的保护,才得以保存这么久。
天竺寺下面就是保安禅院,院内有修行师傅居住,还有休闲茶馆,我还看到寺内的那只大黄狗,有个女居士牵着去遛弯。
9石膏山夕阳.jpg
从保安禅院返回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了,看看太阳,那是第一次看到太阳在那么高的地方下山,我们也要赶紧下山了,否则摸黑下山会有危险。
10石膏山晚霞.jpg
上山的时候小哥说走“之”字上山是不累的,下山的时候唐美女又教我们侧身下山,减缓对膝盖的冲击,但是下着下着,小腿还是感觉很酸,有种腿脚都不属于自己的感觉。
太阳最后一丝光线也隐藏在黑暗中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卧龙山庄,用过晚餐,回去看了下客房内石膏山景区介绍册才发现,我们有很多景点都没有看,真的感觉特别遗憾。唐美女说若是明天天气好的话,就在早晨再去爬次山,对于观景来说是很好,但是想想锤了半天的腿,明天还能爬的上去吗?

发表于 2013-5-2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房间看着也很不错啊,,不过应该挺贵的把

发表于 2013-5-2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点家的感觉哦:handshake

发表于 2013-5-2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恐怖,楼上是住大山的野人,“找到家的感觉”

发表于 2013-5-2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所谓的小资生活跟平民生活的差异吗?我不服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05.17小雨沙沙,寻觅龙的文化
这是在石膏山可以呆的最后一天,前一天的爬山,导致早晨起床的时候小腿打颤,再加上天降小雨,山上烟雨朦胧的景色再美也与我们绝缘。石膏山遍布龙文化,既然爬不了山,我们就撑着伞在雨中寻找石膏山的龙王爷了。
从卧龙山庄沿路西下,闪过右手边的红叶景区标志性雕塑不久,就看到一座三间大房连起来、风格迥异的建筑,这就是西游记宫,也就是保存张纪中张大胡子拍摄新版《西游记》时所用微缩景观的地方。
1石膏山西游记宫.jpg
这座西游记宫的左侧有门可进,那边顶上是那种圆顶的造型,很像欧美的城堡,但是正对马路这一面却很像中国画上的亭台,特别是顶上的二龙戏珠,蕴含着浓浓的龙文化色彩,只是我总感觉中间这颗火珠的火和平常的不一样,不知道是创作还是故意的。
2石膏山西游记宫微缩景观.jpg
本来西游记宫没有开放,但是在我们的好奇心下,还是让我们可以进去一看,里面展示的是花果山、火焰山、女儿国、朱紫国和宝象国的微缩景观,这些模型做的都很精致,城堡门厅刻画的特别细,也正是这样的精工细作才经得起放大后做最好效果的考验。
3石膏山西游记宫留影.jpg
除了微缩景观,张导还留下了拍摄时用的道具,虽不是十八般武器样样齐全,但是十几种道具还真是样样好看。这小哥也是活宝一个,非常敬业地客串完孙悟空又换猪八戒的造型,也许有天这孩子的表演天赋被导演看中,会在更新版的西游记中出演八戒或者悟空。
在西游记宫里转了几圈之后我们接着到了龙最多的地方去看龙王爷,那地方就是买了门票就可以看到的卧龙广场。
4石膏山卧龙广场龙墙.jpg
卧龙广场分两边,一边就是这龙墙,上面全部是各时代的“龙”字,说实话,从象形文字的“龙”到我们现在的简体字“龙”,这片墙上可是应有尽有,各式各样。只是自己并不研究考古,有些字看着像龙也就算了,真搞不清是哪个年代的。
5石膏山卧龙广场龙柱.jpg
因为不懂那些文字,所以我感兴趣的是马路这边的龙柱,因为龙柱上雕刻的是龙的图案,要比“龙”字容易辨别。而且最好玩的是地上有很多的石块,或者循着形状、或者因了色彩,每个石块上都自然地包含有一点儿龙的痕迹,有的是龙头、有的是龙爪、还有若隐若现的龙身,需要好好寻找。
6石膏山卧龙广场龙石.jpg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块,却是精雕细琢的雕塑,寻找之中,自有乐趣。
7石膏山美食.jpg
最后还是以一顿美味的灵石午餐结束我们的石膏山三日之旅。值得一说的是下面这个面条在当地不叫面条,而是叫剔尖,最早起源是用筷子来做,现在都有机器,但是确实感觉和刀削面不一样。山西的面食美名扬,去的时候可一定得尝尝。还有那个黑米面馒头,像黑米糕,但是没有黑米糕那么粘,像馒头,却比馒头香甜、松软,我们早餐晚餐都离不开它。
8石膏景区大门.jpg
再回首石膏山的大门,真的要走了,它的很多好地方我还没去呢,霜叶红胜火的红叶景区、天主景区保安禅院下面的众多景点、浩瀚的天河还有即将建成的滑雪场,如果有缘,终有一天会再见,以弥补这三天的遗憾。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