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四川基层政府不空谈“中国梦”
达县石梯镇干部群众千人抗旱保耕
中国社会聚焦5月21日讯(记者万云成) 杜明君 5月,正值“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在川掀起热浪之际,四川省达县石梯镇干部群众千人一条心,通过不懈地努力,克服了抗旱保耕的重重困难,对此,该镇领导告诉记者,“中国梦”不能空谈,“脚踏实地为民办事”就是基层政府,带领群众实现“中国梦”的最佳方法。
清淤抗旱成问题
据了解,石梯镇位于达县西部,距县城48公里,幅员面积52.8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2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万人。而沙滩河是该镇的主要农田灌溉渠道。自2005年以来,沙滩河右干渠及各支渠未进行过清淤工作,现右干渠淤泥深度均在1.2米以上,个别地方淤泥深达2米。再加上该镇去冬今春严重干旱,严重影响该镇人畜饮水及春耕栽插工作。
“这次干旱是八年来罕见的旱情,致使全镇大春水稻面积3000余亩,至4月下旬栽插面积不到605亩,栽插率不足5%。”据该镇领导介绍,面对旱情,该镇立即启动了抗旱应急预案,决定带领广大干群,采取搭楼梯,接力赛等方式,利用铁锹、锄头、箢篼、背篼等自有农具开展渠道清淤工作,共组织召开了抗旱保苗专题会议五次,并成立了“抗旱保人畜饮水、抗旱保五苗、抗旱保春耕栽插” 达480人的 48个“抗旱三保”帮扶队,通过帮扶队每天下村入户了解旱情,想尽一切抗旱措施办法,尽管如此,只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措施保障得先行
怎么来高效地进行抗旱呢?针对这个问题,该镇党委、政府根据全镇大春水稻栽插和干旱情况,组织召开渠道清淤动员紧急会议,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提出“奋战十天,确保全镇灌区满栽满插”的激励口号。要求灌区的10余个村要立即全面行动,组织一切力量对主、支渠开展清淤工作,决定主渠清淤采取谁地段谁负责,以资代补的原则,采取每人每工时50元进行补贴等措施;支渠采取由受益村社群众自出劳资解决。对于跨塌干渠,政府将适当解决整治材料,在清淤工作时要求先清理主渠后清理支渠的方式进行。随后,全镇各村又召开了社员动员大会,安排渠道清淤所需的工具、明确清淤进度要求和负责地段以及清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领导带头有劲头
群众看干部,党员是旗帜!在清淤抗旱工作中,镇领导以身作责,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镇党委书记周树渝白天坚持带病上阵指挥、检查和督导清淤工作,利用晚间输液;镇长周伙灵在检查清淤工作时,克服脚被滚石砸伤的疼痛,坚持每天到现场指导清淤工作;清淤时,天祠村的女支书周群木被铁片划伤,她拿起自己的手帕裹住患处,继续同村民们一起战斗;场周村3社潘传浩老社长,80余岁,自始至终同村民一起参加清淤;许峰村1社的67岁女老党员牟正英,不顾自己身体多病,忙前忙后的递着清淤工具;龙塘村10社87岁高龄的潘广明同志,主动要求参加渠道清淤,当有人问及他为什么这么大年龄还来参加清淤时,他爽快的答道:“人多力量大嘛,尽自己所能”。其每天镇村社三级干部、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达200余人参加此次清淤工作。
千人会战终有果
“从4月28日起,每天看见近千名干群参加主干渠和支渠清淤工作,大家协同作战、干劲十足,绘出了千人会战的壮观场面。”据该镇领导介绍,为了抢进度,群众自愿出米、出面、出油、出菜,以解决中午餐食问题;到了中午,广大干群不顾清淤劳累,与群众共同挑水洗菜,搭火做饭。因个别村社清淤难度大,为了抢工期,干部和群众甚至奋战到深夜两点。
5月6日通过全镇近千人的十天奋战,全面完成沙滩河干渠和支渠清淤工作;共清除淤泥20.62万方,其中主干渠15万方,支渠5.62万方。修复主、支干渠跨塌16处(含开闸放水时跨踏),长约107米。目前,沙滩河水流已到达该镇灌区,全镇人畜饮水采取各种方式基本能够解决。该镇通过广大干部群众利用各种渠道找水、利用沙滩河水资源灌溉和采取农渠抽水等方式,保证“五苗”用水,促进苗子不死,能正常生长;全镇大春水稻正在抓紧抢水栽插。也正是因为有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付出,沙滩河干渠才恢复通畅,沙滩河水才能顺利、快速到达灌区。
中国社会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