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故乡的味道
走四方,吃百家饭,那是什么味道呢?
米是大米,面是白面,肚子饿了,就来那么一大碗一口气吃完。
舌尖上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想填饱饥肠辘辘,不要让人难受。
或许正是这样的感知,所以在他乡的街头,为了逃避饥饿,就总会想到故乡,那些饭菜的味道。
老乡说,在外的日子,他老是想着妻子煮的那碗面条。那里放着从自家菜地里拔回来的青菜,油水不多,拌着葱花和蒜末,一大勺辣椒酱,很简单,就是一海碗素面,吃得肚胀胃圆,半天不喊 饿。
凡是在外飘泊过的人,总会想家,怀念故乡那间房屋,那么不管你贫困还是劳累,瓦片旁边的那柱烟囱,炊烟袅袅升来,内心里就有一种温饱和踏实的感觉。
有人惦记故乡的土地,甚至唠叨那一亩三分稻谷收成能否满足妻儿子女一年的伙食。
在我在外的日日夜夜里,我想念的是我母亲。
有一年,我背着行囊去了新疆,又去了各地,后来到了上海,飘泊了这么多年,我没有见到母亲一面。
我哪能忘记我离开故乡那一天母亲给我塞进背包里的煮鸡蛋?不能忘怀,甚至到今天在我的味觉里还保留那些鸡蛋的余温和气味。回不去家,越是思念生我养我的故乡,用亲情和家的细节来慰藉自己。
故乡很远,但是故乡的味道很近,它总是飘荡在我梦里,回味无穷,然后安然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