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人们生存环境好坏的检验员,人们善待鸟类,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存环境。随着南充市打造嘉陵江生态环境游以来,由于加强了沿江两岸的环境治理和污水处理,使嘉陵江水得到了净化,引来成群的野鸭、鹭鸟、鱼鹰到此逐波觅食,栖息安家。也招来无数摄影爱好者和美术爱好者到此临江采风,挥毫作画。
河岸边,人们常见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提着两支“枪”,时而在嘉陵江畔的河滩边溜达转悠,时而在江心的小岛上潜伏守候。无论是到此觅食的鹭群、戏水的野鸭、还是在此栖息的鱼鹰,孑孓孤立的翠鸟,他一只也不放过。但人们对他的这种“猎”鸟行为,从来不指责。因为他使用的是两支非同一般的“猎”枪:一支是佳能30单反照相机。一支是佳能30D数码单反照相机。对江畔的水鸟既无威胁,更无伤害,而是用镜头捕捉嘉陵江的自然美景,反映人鸟相处的和谐关系。他既非资深的摄影家,也不是什么环保工作者,而是南充市的一个普通市民,南充金华丝厂的副总经理,年届58岁的王选华先生。
“南充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嘉陵江是一道最抢眼的风景,我想把嘉陵江的美景拍下来,让南充给外地客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在谈到拍摄嘉陵江畔水鸟的初衷时,王选华如是说。
也许是因为厂部坐落在嘉陵江畔的缘故,王选华常和朋友们到江边漫步,常看到成群结队的水鸟在嘉陵江的河滩草地觅食,在碧绿的江波中追逐嬉戏,于是,便萌生了拍摄嘉陵江中水鸟的念头。他自费两万多元,购置了两台照相机,利用节假日和生产的淡季,开始在嘉陵江畔对水鸟进行“狩猎”。
为了追逐水鸟的踪影,他多次雇用机动船,沿江对水鸟进行“追捕”。为了拍摄到水鸟更清晰生动的画面,他虽然用增倍镜将镜头增加到了600毫米,但仍不满足。为了近距离拍摄水鸟,他多次孤身一人登上水鸟经常栖息的江心小岛,潜伏在野草乱石丛中,等候水鸟的光临,一卧就是一两个小时。
由于长时期对水鸟的拍摄,使他慢慢掌握了水鸟的基本生活习性。他说:“水鸟是很爱干净的鸟,在被污染的水域,一般很难有水鸟栖息。因为水质不好,水中缺少可食的鱼类和水生物。”因此,每次到江心岛拍摄时,王选华总要脱掉鞋袜,到水中将一些废弃的塑料、烂布、纸屑等污物捡得一干二净,给水鸟留下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每年的4月至5月,正是鹭鸟孵抱小鹭的季节,为了拍摄鹭鸟,今年春季,他曾数次驱车前往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见成群的鹭鸟早出晚归,纷纷到外地远处觅食,心中无限感触,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多次拿钱给当地的群众,再三叮嘱去买些小鱼儿来喂鹭鸟。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水中鱼类渐潜深水之处,是水鸟觅食的因难期。王选华踱步嘉陵江畔,见一只只水鸟在江边望着水面孓孑而立,无食可寻,心中顿生爱怜之情,专程驱车十多公里从市区买回数斤小鱼放置到江边,供鸟儿们食用。虽然水鸟出于本性并未领情,但王选华护鸟爱鸟之心可见一斑。
也许是王选华护鸟心诚所致,数年来,他拍摄的数千幅鸟儿的图片,才会如此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仅群众爱看,也受到了摄影行家的称道。
笔者愿王选华的爱鸟护鸟精神,能在社会中发扬光大,能在摄影队伍中永久流传。同时,也期待王选华今后有更多的摄影佳作问世。
这是邓如意老师2007年撰写的王选华同志爱鸟的文章,发表在《南充月日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