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丹棱,那硬是历史悠久哦,有人说在汉朝的时候就在这儿设了一个南安县,这就比较早了,不过比较官方的说法是南北朝的时候在这儿设了一个齐乐郡,你看哈,三国两晋南北朝,然后才是隋唐五代十国,该还是有一千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嘛。当然,设郡之前还有没有设过啥子县乡村社,街道办事处之类的,因为差点史料,那就不晓得了。不过从这个情况看,至少可以说明当时的丹棱一定是人丁兴旺,物产丰富,是一个远离战火,天下太平的好地方哈。 那个时候的丹棱管得才宽哦。据说现在的洪雅就是丹棱的一部分,还包括现在眉山的东馆,伏龙,万胜,秦家,盘鳌,三苏,广济等九个乡都是丹棱的地盘。划洪雅出去是咋个一回事不晓得了,说起划给眉山的那几个乡,那就有龙门阵摆了。 人家说的,明末清初的连年战乱,眉山已经遭不起了,康熙六年的时候,就是1667年,眉山的县大老爷赵惠芽就想把丹棱划给眉山,他就给上头说,眉山一滴点儿大,人又少,税又多,你叫我咋个弄法满,丹棱挨眉山肿几八近,干脆把丹棱划给我算求。丹棱的县大老爷还在抓梦脚,说丹棱隔眉山好远好远哦,眉山的县大老爷就说,我天亮起来到你的衙门头喝茶还早求得很呢,丹棱的县大老爷说,这还下得老台。就这样,两个县大老爷叫好,第二天两块人各人从各人的衙门头出发,两块碰到的地方就是两县的交界,如果眉山的县大老爷走拢丹棱的衙门了呢,丹棱就划给眉山了。第二天才麻麻亮,丹棱的县大老爷还在床上摊尸,就有差狗儿跑起来喊,县大老爷唉,眉山的县大老爷走拢城墙脚沓了吼,他喊你起来吃茶得了,丹棱的县大老爷赶紧一翻爬起来,衣裳没有穿巴适就朝东门口跑,结果枫落寺坡坡爬上去没好远就碰到眉山的县大老爷了,原来狗日的眉山的县大老爷半夜鸡娃儿叫的时候就起来开始走了。有人说丹棱的县大老爷憨,有人说丹棱的县大老爷懒,反正丹棱人气不过,就编了一句顺口溜,一直说到现在,说的是:眉山人,不要脸,管拢丹棱的城墙边。历史的真像到底是咋样的,就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以晓得的了,既然老百姓在讲,肯定还是有些摆的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