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67|评论: 2

德阳民间工艺:把传统带向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4 08:49 | |阅读模式
 年画、潮扇、蛋壳雕,称得上是德阳民间工艺中的珍品,体现了德阳人的艺术修养和巧思慧心,它们是三件年龄不同的德阳民间工艺,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几种不同命运。年画:向新兴产业演化

  年画给人的感觉很复杂,既古老又时尚,既民间又官方,既大众又充满个性——其现今呈现出的风貌,是举一县之力,传承、挖掘、演绎一宗起源于数百年前民间艺术的结果。

  绵竹年画起源于明盛于清,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一度与众多民间艺术一样 “命悬一线”。1990年代中期,人们蓦然发现,我们的文化记忆急需守护和延续。更重要的是,人们愈来愈明白,“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于是,一场对原有文化的资源整合、商业包装和市场化改造行动开始了。

  “打造”之后的绵竹年画,已不止于其最初仅作门神、中堂画、屏条、斗方的用途,也不仅是消颓期间只供人景仰的濒危艺术,它变着花样重新走进了大众生活。

  传统的手绘门神、斗方等依然常被海内外的爱好者收作藏品。陶版年画因为改换了表现形式,比如它以壁挂、摆件的形态出现,融入了现代元素,易被大众接受,成为家庭装饰或“礼尚往来”的载体。陶版之外,木制年画、竹制年画、绢制手绣年画等表现形式也受到追捧。年画正经历着一次“革命”,这门古老民间艺术已经充分融入现代生活。

  此外,它还被搬到生活中的其他许多地方,小到衣服、箱包、包装盒、年历、书信、邮票、玩具,大至家具、床上用品、河灯、街头广告、以至农家外墙上面。

  从2002年开始,绵竹市委和市政府每年举办年画节,至今已7届,今年更是以地方人大决议的形式,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定为“绵竹年画节”,成为一个地方性节日,这对提升绵竹和绵竹年画的知名度、延承年画艺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到彼时,绵竹城里大红大绿,触眼皆年画,很是热闹好看。

  绵竹有几个年画村,还有年画公司、年画坊、画艺馆,诞生了一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从事年画相关职业。

  潮扇:期待一次转机

  潮扇最具沧桑感。1892年,福建仙游县知县包善诚告老还乡回到当时的德阳县,带回5把广东潮扇。这年8月,包到城隍庙看戏,手持潮扇拂暑驱蚊。精美的扇子吸引了小贩李宝成,他潜心琢磨,结合本地“纸壳扇”工艺对潮扇进行改造,制作出第一把“德阳潮扇”,受到乡民欢迎。

  德阳潮扇斑竹作框,扇边用缎条销嵌;骨或竹作柄;慈竹丝作扇背,扇面绷绢,衬裱宣纸,在扇面题诗作画,一面作画两面透,十分轻灵。几经改良,德阳潮扇成为四川一绝,跻身皇家贡品。

  上世纪30年代,德阳城内有33家潮扇庄,后来公私合营,挂牌“德阳潮扇社”,地址在现市区崇果寺街。上世纪70年代初,是德阳潮扇鼎盛时期,专业制作潮扇的艺人达200多人,既生产大众化中低档产品,也生产高档产品作为“国礼”奉送到境外,现在华盛顿国家博物馆还珍藏着两把。

  可叹的是,现在广东潮州已不见潮扇踪影,而德阳潮扇传人中,能独立完成所有制作工艺的,仅潮扇社副社长龚守春的儿子龚德江一人。

  据龚德江介绍,潮扇制作中的“划竹丝”属于清代工艺,没有改进过,也没法改进。要将竹子削成细如发丝,一把扇要150多根竹丝,像龚德江这样熟练的艺人,要三天才能编好一把。

  从划竹丝到作画,一道道工序只有纯手工来做,这是一件需要在清风、蝉鸣中静心动指的灵巧之作,如无十分兴致,谁能坚持?眼下的潮扇也不像年画,能够寻找到无数介质,做到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因此,尽管去年德阳申报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把德阳潮扇纳入四项中的一项,首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主办方也邀请了德阳潮扇在主题公园展出,如无突破口,德阳潮扇只能在龚德江的担忧中,孤独寂寞地成为小众艺术品了。

  龚已53岁,尚无人愿跟他学这门手艺。潮扇期待着从“独乐乐”到“众乐乐”的改变。

  蛋壳雕:培育多种可能性

  蛋壳雕目前也“小众”,不过因为工艺师本人年轻,它的生命线且行且上,它的前途也就有了多种可能性。

  王斌今年32岁,从发现世上有蛋雕这门工艺,到技术熟悉,他花了两年时间,雕烂了上千只蛋壳,从最普通的鸡蛋壳,到上档次的鸵鸟蛋壳;从初时只能刻囫囵蛋壳,到掌握了破壳技术,雕刻半边蛋壳,这个特变电工德阳电缆公司的普通员工醉心于自己亲手研究而成的独特技艺。

  易碎,是蛋壳工艺品致命的弱点,必须解决展示和运输携带问题。如鸵鸟蛋壳这样的较大型材质,可选用的题材内涵丰富,能独立展示和包装。

  鸡鸭蛋一类小型材质表现力较弱,破壳技术帮王斌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在小材质上雕刻系列题材,就像邮票、明信片、火柴花等一样,一个主题用一个组合表现,再装裱,加框,既增加了内容的深度,又能以壁挂、摆件等形式方便地展示,携带、运输难题也算是解决了。

  从此以后,王斌的蛋雕可以不再限于自我欣赏和赠送亲友,它自身已经具备了成为商品的要素,只是还未找到一条将它们送上货架的渠道,应该说,这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与潮扇相似,蛋雕也很孤独,在本地,掌握技巧的只有王斌一人,且其纯手工的生产过程也决定了它眼下不可能成为大众化消费品。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德阳的形象载体,王斌的作品除选用国宝熊猫、古代仕女、京剧脸谱这类民族题材外,大量选用了本地题材,三星堆面具、绵竹年画、三孝文化、三国人物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11-14 16:25 |

  如果介绍附有图片说明效果会好得多。

  

发表于 2007-11-21 00:55 |
是啊,德阳应该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