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马银花遍地开 素有巴山“银花之乡”美称的兴马乡,银花名扬天下,小满时节,与几位朋友相约驱车去了趟兴马乡。
沿一条水泥路来到鸡公嘴村,有幸来的正是时候,银花刚进入盛花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片银花盛开的海洋,只见含苞欲放的花朵羞涩地躲到叶子底下,而那白嫩嫩,金灿灿的花朵傲然绽放在翠绿的枝头。早听说鸡公嘴村银花枝叶繁茂,花朵色泽鲜艳,花蕾肥厚,香气浓郁,今日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不禁诗性油感而发,随即诵道:“霞光锦缎照苍台,点缀芳园朵朵开。兴马银花兼遇闰,小满时节溢香来。”最让人称赞的还是银花的那种金黄,她比金子更加深沉,比银子更加明丽,怕是在高明的画家,也难以调出这样柔和的颜色吧了!
徜徉在村小学下面的一片银花园里,我发现一棵粗大的银花藤旁立有一块刻有银花仙子的石碑。听当地一位老人讲,远古时鸡公村有一对善良的夫妻,生下一对可爱的女儿,一个叫金花,一个叫银花。她俩长得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父母疼爱,乡亲、邻居们也非常喜欢。 两姐妹到十八岁了,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破门槛。可姐妹俩谁也不愿出嫁,生怕从此分离。她俩私下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父母也拿她俩没办法。谁知好景不长,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一种怪病,浑身发热、高烧不退、全身泛起红斑,卧床不起。请来医生给她看了病,医生惊叹地说:“哎呀!这是热毒症,无药可医,只好等死!” 银花听说姐姐的病没法治,整天守着姐姐,哭得死去活来。 金花对银花说:“离开我远一点吧,这病传染”。 银花说:“我恨不得替姐姐得病受苦,还怕什么传染呢?” 金花说:“我死了后,妹妹要好好活着呀?” 银花说:“姐姐怎么忘啦?咱们有誓在先:同生同死,姐姐如有个好歹,我绝不一个人活着!” 没过几天,金花的病更重了,银花也卧床不起了。她俩对爹娘说:“我们死后,要变成专门治热毒病的药草,拯救芲生。她俩死后,乡亲们帮着其父母把她俩葬在一个坟里。 来年春天,百草发芽。可这座坟上却什么草也不长,单单生出一棵绿叶的小藤。三年过去,这小藤长得十分茂盛。到了夏天开花时,先白后黄,黄白相间。人们都很奇怪,认为黄的就是金花,那白的是银花。想起两姐妹临终前的话,就采花入药,用来治热毒症,果然见效。 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藤上的花称为“金银花”了。人们为了纪念二位姑娘的崇高美德,在金银花姑娘坟旁立下了这块石碑,感召人们千古传诵,永世不忘。 是啊!善良的银花姑娘不仅化成仙草为人间驱除病魔,还给百姓带来富裕。如今,金银花已成为兴马乡的支柱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余家坪、齐家湾、唐家坪、红岩观、马驴寨、鸡公嘴银花GAP示范带3000亩,利用坡耕地退耕还林新植银花2000亩,全乡银花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产量达24万斤,建成银花种苗专业合社5个,发展种苗大户125户,年出售优质种苗625万株,户均种植银花3000株以上的大户335户,销售银花收入逾万元以上的达183户。
随着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的花香更加浓烈了,在银花丛中时隐时现的那些花农,头戴草帽,手提竹篮,正在摘银花呢!她们一边相互说笑,一边双手熟练地摘下银花,装进竹篮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