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741|评论: 18

谢绪岷——梓州诗人(广东平远乐粤公派寻找其后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9 18:43 | |阅读模式
谢绪岷——梓州诗人
谢绪岷(1845~1890)字芰舟,号梦峨,清道光年间出生于四川省三台县星日乡(今西平镇)巍鼎山麓谢家老宅。祖籍广东省平远县,谢氏乐粤公后裔。稽祖谢亮德,在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于清乾隆四年(1739)自粤至川经商,落脚三台,妻、子滞粤。子谢生财成年后,奉母命入蜀寻父,相遇梓州。旋,返平远县接母人蜀。乾隆二十三年(1759)谢生财偕母返川。初,居中江县白果湾,再迁三台县星日乡置业筑室而居,经营酒业兼务农。谢生财治家生财有道,以耕读传家,子孙繁衍,科第继起。至入蜀六世,谢氏家族有进士2人、举人6人、秀才30余人,为三台第一名门望族。谢绪岷便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环境中。其母李氏为清康熙名臣遂宁张鹏翮之孙张船山的外孙女,一位知书达理的母性。她既是谢绪岷身体的抚育者,又是儿子学业的指导者。幼承母教的谢绪岷年十四,补博士弟子员(《三台县志》)。他对母亲感情深厚,l0岁始作诗,在处女诗稿中便有献给母亲的颂歌。诗日:每当儿有病,常使母添愁,汤药常亲煮,神灵每日求,大哉圣人训,惟其疾之忧。客家男儿对慈母的深情尽藏诗句之中了。家庭传统,文化环境,秀丽的家乡风光,母仪的诱导感染,这诸多因素,对诗人谢绪岷的成长,无疑产生着很大影响。
少年志高,谢绪岷在家乡读书学诗,打下了创作基础,于同治七年(1868)走出巍鼎山北上游历,去开阔视野,去捕捉丰富的诗作素材。这年,他23岁,从三台县乘船沿涪江人长江顺流而下,至扬州离船登陆北上,经河北定州抵达北京。在近一年的旅途间,谢绪岷壮志添游兴,写下景情并茂的20余首诗篇。其中《滟灏曲》、《江上遇大风雨》、《登黄鹤楼》、《抵九江》、《淮阴道中》、《次定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中反映了晚清某些社会现象,折射出当时文人学士的心态,为研究清末社会和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在京都住下后,谢绪岷原想看看国子学博士弟子受业及科第之事,图个举人或进士的前程。可是,事不如其期,所愿无望,在任刑部主事的长兄谢绪熙安排下,他进了四川老乡顺天府刘云泉太守幕中,作了僚官。然而生性正直、耿介的谢绪岷不习惯官场尔虞我诈、利欲熏心之风,不久便离开了顺天府幕,在《除夕招同杨君文溪》诗中,直言其心迹。日:文字疑酒债,儒官恐误身,我辈宜高阁,除诗百不能。他决计远离官宦,继续诗歌创作。谢绪岷在北京近三年,留下50余首诗,毅然决定离开京都,继续生涯行脚僧的游历作诗生活。
谢绪岷走出北京,踏上了回故乡的返程。他途经河北、山西、河南、陕西,足迹直至甘肃与新疆交界处的猩猩峡。这段行程的诗作,皆为其旅途坎坷行程的印证,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凭吊和缅怀之情。如评说汉武帝:海上求仙已杳茫,秋风有客笑刘郎,频年天上求神仙,人间大笑秋风客。又有对张良的崇敬赞美之句,如父老何人呼孺子,英雄退步即神仙。既倾慕其建功立业,又肯定其功成身退的明智之举。l0年问,谢绪岷从祖国西南到京都,又由京都到西北,游历数省,于光绪五年(1878)回到故乡三台。
谢绪岷扑进故乡怀抱兴奋不已,他重游名胜,寻觅旧踪,在诗中尽情抒发对故土的挚爱之情。如《清溪河》一诗:数家茅舍俯清溪,微雨沾尘溅作泥,村径尖叉牛迹乱,水田平远鹭飞低,野花戴石红矜艳,杂树分沟绿剪齐,画意诗情两幽绝,好山都在夕阳西。诗中有画,故土一派生机,充分反映了这位客家诗人对家乡秀丽山川一草一木的热爱。
作为粤籍客家人的后裔,自幼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谢绪岷的敬祖和根本意识同样发于笔端。他回到故土后写有一副310字的《自宅楹联》。上联总括了其10多年的漫游生活,下联则自叙家谱:粤稽申伯列藩,中州延谱系,衣冠鼎盛于东南,历汉晋宋刘梁陈而后,徽徽焉,流风遗烈未艾耶!在《自宅楹联》结尾中称:征吾家二千载故事,辑珍数典,尽入壶觞助吟歌。这一楹联为研究谢氏家乘以及家族文化提供了独特的珍贵的资料。
诗人回到故乡在巍鼎山下度过两年多田园生活,35岁时到华阳县任学官。光绪十六年(1890),谢绪岷因患消渴病卒于成都三槐树暂隐;斋寓所,生年45岁。他生命虽短暂,但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丰硕成果。《三台县志》载,谢绪岷所著诗文卷帙颇富,诗尤潇洒闲逸,别具风度,有《西归草》四卷,《梦蝶山居》十卷。谢绪岷诗文为谢家的一位亲戚谌敦本抄寻收藏,l949年带到台湾。l989年,谌先生托人将诗稿带回内地,交给谢氏后裔、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谢真元整理校注。编辑完毕,又带去台湾,由谌敦本先生联系出版事宜。l992年3月,以《芰舟诗稿》为书名的谢绪岷诗集,由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出版发行。全书收入诗歌218首,对联5副,共16万字,谢真元女士为诗集撰写前言。
《芰舟诗稿》是四川客家人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它的保存、整理、出版,牵动着海峡两岸谢氏亲眷的心,反映了寄居台湾的四川客家人对故乡的思念,又是两岸客家人割不断的亲情的载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8:44 |
广东平远乐粤公派寻找其后人。联系QQ:835187

发表于 2013-6-9 19:41 |

发表于 2013-6-17 18:22 |
柴火盒 发表于 2013-6-9 19: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不错

听说过巍鼎观这个地方,那儿有个名叫谢家草原的地方,不知与之有联系否?

发表于 2013-6-17 21:01 |

发表于 2013-6-18 16:46 |
如果该公后人有兴趣可预先在论坛上联系

发表于 2013-6-18 16:50 |
本人对于能提到比较收悉的地方的人和事有兴趣,愿意给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02:02 |
  谢绪岷 三台客家人。字继周,号梦峨。笔名芰舟。凯河镇人。生于清道光25年(1845年),卒于光绪16年(1890年)。先祖世居广东平远。清乾隆4年(1739年)迁川入台。10岁诗文闻名乡里,14岁补博士弟子员,23岁始游历作诗,足迹由涪江而东至江苏九江,北至北京、顺天,西至甘肃猩猩峡,南至华阳、成都等。当过幕僚,作过学官,终因不得其志而辞职。对诗歌创作和意境的追求,执着痴迷。"起坐挑余烬,深宵自苦吟"(《秋夜不寐》),"佳境未成频入梦,小诗偶得恨无题"(《春暮寄题》)。是他创作生活的真实写照。一生作诗1000余首。题材宽泛,内容丰富,以京都诗尤有特色。代表作有:
   
    有 感
    闭门广作绝交辞,求友频歌伐木诗。
    热不因人缘耐冷,饱将扬去况调饥。
    乡人久耻逢杨意,到处徒闻说项斯。
    溷迹终难淆黑白,当时墨子枉悲戚。
    真实地反映了清王朝灭亡前,朝廷官吏腐败堕落的情状。
   
    饯别口号
    三年腹削尽膏脂,满载荣归饯别时。
    我劝郁林晋片石,道旁镌竖去思碑[19]。
   
    表现诗人爱国、爱民的强烈思想和愿望。民国《三台县志》说他"所著诗文颇富。诗尤潇洒闲逸,别具风格",有"西归草四卷,梦蝶山房十卷"[20],可惜都已散遗。现有《芰舟诗稿》一书,收诗218首,为后裔谌敦本、谢真元校注,于1992年台北市刊印传世。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02:03 |
谢绪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至: 导航、 搜索 谢绪璠(1871年-1919年5月6日)[1],字鲁卿[2],四川省潼川府三台县人,光绪戊戌科(1898年)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编辑] 生平[3]由廪生中式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本省乡试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考取官学教习。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充右翼宗室官学教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中式二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散馆授编修,七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十二月充国史馆协修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充大学堂编书局差,六月充国史馆纂修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充国史馆总纂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充译学馆国文教员,八月充国史馆提调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充武英殿协修官。宣统元年(1909年),京察一等奉旨准其一等加一级,七月充实录馆协修官、武英殿纂修官、功臣馆纂修官。宣统二年(1910年)八月,充实录馆纂修官。民国成立后,任政事堂法制局秘书[4]、佥事[5]民国四年(1915年)7月,授中大夫。民国八年(1919年)5月6日病逝[6]。[编辑] 参考资料及注释^ 谢绪璠,四川人,年二十八岁,二甲百四十八名进士,覆试一等五十名,朝考一等五十四名。《光绪朝上谕档》二十四年,第225页^ 恽毓鼎著.《恽毓鼎澄斋日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4.第384.404.490.496.519.537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8册 ,754^ 临时大总统令:代理国务总理赵秉钧呈称据法制局长施愚呈请任命张名振方枢钟赓言周贞亮陆鸿仪为叅事谢绪璠为秘书应照准此令 八月三十一日^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3编第80辑: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原名《支那官绅录》),田原天南编,文海出版社,民国62年,第753页^ “国务总理呈大总统汇案核给故员谢绪璠等一次恤金文”。《政府公报》,公文,民国八年(1919.07.08,第1229期).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02:06 |
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之际,刘光第和杨锐联合在京师的四川爱国官绅傅增湘、谢绪纲、王晋涵、李植等在四川会馆观善堂旧址成立“蜀学会”,同时创办“蜀学堂”,主张“讲新学,开风气,为近今自强之策”。入会者七十三人,他们讲求新学,学习西方先进经验,议论时务。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02:09 |
[/url]]  三台谢氏族谱  三台谢氏族谱[/url]   看看有无兄弟的族谱可以对的上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3-10 09:52
平远乐粤公后嗣第二十二世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3-25 20:58
我也是乐粤公系的后人,我们现居住在江西奉新县,祖籍是平远县邹坊乡的,从族谱上看到的。我们的发子公是谢孟瑸。他们两兄弟迁过来的孟瑸公还有一个哥哥叫谢孟琪,我们也想寻祖问踪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3-25 21:15
求平远邹坊乡乐粤公后人族谱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2-19 12:12
乐粤公开基地平远县差干镇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 19:22
前几日,叔叔回到魏鼎山,参加谢氏宗亲大的会。我家里有一本巜芰州诗稿》。我矢口上
发表于 2017-4-7 17:34 |
xiaochengjiushi 发表于 2013-6-18 16:4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怎么联系?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