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捞外快,占道摆地摊,换了马甲我也认识你!”昨天,武汉网友“岔巴子”网上发帖爆料:洪山区城管局一城管员,白天作为执法者在街道巡逻、检查乱摆乱放,晚上则化身为练摊小贩,在路边摆摊卖茶杯。帖子同时上传了一组执法现场和摆摊小贩的对比照片,相似度极高。(来源:6月16日人民网)
头戴大盖帽,身着公安干警一样的制服,佩戴灼灼耀眼的“城管执法”臂章,开着喷有“城管执法”字样的小汽车,到哪都是吆五喝六的一大帮子人马,好不威风——这应该是人们眼中的各地“城管人员”的自画像吧。
近年来,有关城管暴露执法的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当“延安城管暴踩商户头部”的事件被媒体披露后,人们对城管的所作所为可谓是恨之入骨。现如今,“武汉一城管被曝白天巡逻执法晚上路边摆摊”一经媒体曝光后,爱打抱不平的国人怎能不痛打落水狗?!
一、“城管员”到底是一群什么样身份的人?
据笔者了解,尽管穿着一样的制服,其实各地的“城管员”也分三六九等。“城管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的是“领导级别”的城管员。譬如那些城管局的头头脑脑、城管监察支队的支队长、大队长等等,在执法时,这些人只需要动动口就可以了。
第二类的是“正式工”的城管员。这些“正式工”的城管员大多都是熬了多少年或者有什么关系后门才正式转正的,更有的早已走上了支队长、大队长的领导岗位。在执法时,这些人一般要现场指挥。
第三类的是“临时工”的城管员。各地根据自身城市发展需要,每年要招聘大量的“临时工”的城管员。这些“临时工”城管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社会的无业人员,二是毕业待分配的大学生,三是退伍军人。由于各地每年有大量的军人退伍,为了壮大城管队伍,绝大多数都被分配到城管当“临时工”。因此,绝大多数“城管员”都是退伍军人,退伍军人是“城管员”的主体。
二、“城管员”都享受啥待遇?
不知不觉来城管已经5、6个年头了,当初来城管的时候也只是个过度,没想到这一干就是这么多年,而且是临时工,话说城管的临时工真是不好混的,你别小看只是个临时工,那都是托人、走关系才能进的来的,如果不认识混机关口儿的,您还真是进不来,城管的临时工都是有背景的,就每月这几百块钱的工资,有的是人想干,嫌钱少的话,你爱干不干,不敢滚蛋,就是这话。
以上内容是一个城管网友披露的“临时工”城管员享受的啥待遇。那么,各地城管为啥爱用“临时工”?
因为“临时工”没编制,城管单位可以把工资压的低低的,一旦惹了啥纰漏、闯了啥祸,可以让“临时工”及时顶上!绝大多数“城管员”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暴力执法冲在前,干好事都是领导的,干坏事都是“临时工”城管的。
三、城管中存不存在“临时工”?
不可否认,城管中的确存在“临时工”现象,那些刚分配或者招聘到城管的人员,一到单位,有个一年半载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那些新聘城管人员的身份大都是“临时工”。
尽管城管中存在“临时工”现象,但那些参与暴露执法的并已经出事的城管不一定是“临时工”。譬如延安暴踩商户头部的城管,是不是“临时工”就值得商榷了。
现在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谁愿意白天当城管晚上露宿街头摆地摊呢?因此,笔者非常同情武汉那个“被曝白天巡逻执法晚上路边摆摊”的城管。反过来说,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谁愿意风里来、雨里去抢占在在街道边上乃至占道经营呢?
沧海桑田,芸芸众生,大家何尝不都是“临时工”?!请别再用“临时工”当替罪羊了,请别再用玷污“临时工”了!
大禹治水,靠的是“疏”而不是“堵”。对于城市管理,也应该仅仅依靠的是“疏”,而不是“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