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20|评论: 25

[原创]每一个假记者背后都有一个辛酸的事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1 11:32 | |阅读模式
一点五
  
  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山西新闻出版局协同有关部门集中清查假记者,成功抓获二十八名假记者,其中七人已被正式逮捕,二十一人被处以行政和刑事拘留。另外,还取缔非法记者站、工作站四十五个,收缴假记者证等一千三百多件。
  
  孟庆尧先生为此著文:《山西清查假记者,煤老板一定在窃笑》,与煤老板一起和谐地窃笑的,肯定还有山西大小官员;根据我党的辩证理论,有人笑,自然得有人哭,首当其冲的,应该是那些被定性为假记者的人。
  
  与我一同高中肄业的同村同学某丙,虽然也生于农村,然而性不喜体力劳动,而我热衷于实践出真知,因此埋头于生产一线,遂“道不同,不相与交”。
  
  一年偶遇,才知道他干起了记者的勾当,当场让我羡慕得两眼放光。同学后来介绍说,根本不是什么“无冕之王”,只是挂靠一家杂志(名字记不得了),建立了一个记者站,混混日子而已。
  
  同学讲了些他的故事,听后方知记者生涯原来也充满了“阶级斗争”,因此至今还记得。
  
  一次,他根据农民反映,写了一篇我县化肥厂缺斤少两的“豆腐块”发在地区党报上。第二天上午,该厂厂长率一批彪形体壮的大汉,把满满一车化肥卸在他家门口,要他一袋袋过秤。
  
  后来,当他六十多岁的父亲和乡邻把那满地的化肥一袋袋地装到车上去的时候,同学说,当时他的眼里是泪,心里是恨,脸上是羞。
  
  县里的领导可能是看到国道、省道上到处都是收费站,情急之下,竟然在县里的一条主要公路上也建起了一座收费站,美其名曰“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老百姓为此没少上访,在收费站也闹过不少事,然而收费如故。
  
  由于我村正在这个收费站所在地,村里大小车辆出门就得交费,因此受害尤深。为此,他向《人民日报》投稿,反映此事。《人民日报》以“读者来信”刊出。此事弄得县里领导很被动,据说花了很多钱才摆平上级领导的“关心”。俟后即腾出手来,下令县公安局按名索人,把他关了一个星期,理由是“参与打牌赌博”。
  
  出“号子”后,他把情况向《人民日报》编辑部作了申诉,该报当年还算公道,派出记者进行调查,并以某某县领导打击报复本报通讯员为题进行了追综报道。但报道了也就报道了,仅此而已,无任何人对他作出任何解释,那个收费站,也在收了近十年之后,才于前年关闭。
  
  某国道经过我县,在县城两边,栽满了两排长长的崭新路灯,但从树立之日起,就没有亮过。知情者说,这是领导用来“看”的,路灯下面连电线都没有。恰好我县一高中就在国道边,学生晚自习回家时常常一片漆黑。某年一女生自习回家时不幸被汽车撞死。为此,他写了“这里的路灯为何长期不亮”,发表在我省的党报上。
  
  好在近些年来我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各级官员,终归经过“先进性教育”,因此闻过即改。一个星期后,这里的路灯全部亮了起来,至于今天。
  
  由于我回家也必须经过此路,有次我还特意表扬过他:感谢你为我们送来了光明。
  
  同学苦笑,说县里分管城建的领导曾为此把他找去,当面大骂:“以后城建系统的事,你给老子休笔!”
  
  从领导那里出来后,他还得写篇表扬稿,找关系在省报登出,以示县领导“执政为民”。
  
  当然,对他们这些没有财政工资、靠“分成”度日的土记者,光靠写几篇这样的稿件,是无法养活自己的,更何况还有老婆孩子。同学也坦承,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拉赞助。
  
  俗语云“要人出钱刀割肉”,无庸讳言,拉赞助是需要相当技术含量的。同学说:领导都很实际,没有把柄,没有问题,他凭什么给钱你?
  
  正是这样的缘故,我发现,与我接触过的领导,一说起他来,无不恶语相加,切齿痛恨。而当我把他的故事讲我的工人兄弟们听时,则个个欢欣鼓舞,厂办主任甚至对我说:哪天把你的同学找来,我接他吃餐饭。
  
  去年山西黑奴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闻讯而动,因势利导宣布清理打击假记者。年底,我县领导抓住这一大好机遇,把包括我同学在内的全县四名假记者一举全部抓捕,稍后即分别判处一至四年有期徒刑。我同学中等偏上,获刑三年。
  
  去年春节我回家看望父母,顺路到他家去了一下。他年近70的父亲正拿着一把锄头从地里回来,虽然多年没去了,老人家还是一眼认出了我,问了我的情况后,老人家说:看你多好,我叫他不写,他不听,现在得罪了人,抓了,走多了夜路——哪有不碰到鬼的!
  
  我掏出一张百元钞票,在老人的一再推辞下还是塞到了那双粗糙的黑手里,说了几句无用的话,转头走掉。走出很远,我回过头去,发现老人还在门外远远地望着我。眼泪顿时溢出眼眶,那一刻,我多想回去对老人说:那走多夜路碰到鬼的,怎么也不该是您的孩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11-22 11:42 |
[em03][em03]

发表于 2007-11-22 11:45 |
无语

发表于 2007-11-22 15:57 |
[em03][em03]

发表于 2007-11-22 17:43 |
[em06][em06]

发表于 2007-11-22 18:06 |

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时代??????????

[em01]

发表于 2007-11-22 23:41 |

做人难啊

发表于 2007-11-22 23:59 |

其实记者行业的规范是大势所趋,没有什么好讲的.并不能因为有几个"假"记者写了些利于民生的文章,就永远不对行业进行规范.

但楼主同时一针见血(也许是绵里藏针)地指出,新闻行业若不同行政分开,就是行政权力下的哈爬狗.

发表于 2007-11-23 19:45 |
别人假装正经的时候,我假装不正经。

发表于 2007-11-23 19:46 |
楼主一针见血

发表于 2007-11-24 07:57 |

发表于 2007-11-24 10:31 |

无语了.确实还能说什么呢?

发表于 2007-11-24 10:07 |
还能说什么呢??

发表于 2007-11-24 10:04 |
[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7-11-24 18:17 |

别说假记者了,我见过一个县的记者(有记者证的哈),写了许多歌颂报道发表,小有名气。但有次报道某处垃圾处理不当,立即受到那地方首长的“责备”,他摇头感叹不已。

发表于 2007-11-25 17:07 |
当前强势群体排行榜

南都周刊记者 石磊 实习生 洪鹄

我们身处的国家,是在人格、权力、机会等方面努力追求平等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利益均衡,而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又是社会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现状表现,有一点我们不能掩耳盗铃地否认,那就是社会正在发生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分化。

到底谁是强势群体?他们可能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们可能不受一般责任的约束,他们甚至占据着高高在上我们只可仰止的位置,他们掌握了决策的命脉。这本是一个很难阐释清楚的命题,我们甄选了一份当前社会的榜单,选择标准以行业区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影响力、经济收入、话语权和社会声誉。以下的很多理由其实也是老百姓的一些牢骚,但毫无疑问,这也能部分地反映一种现实。

1、官员群体

上榜理由:在这个强势利益集团里,上司有特权,下属得好处。特权阶层的三亲六故、七姑八姨、亲朋好友都可能成为官员手中特权的受益者,他们的特权还延伸和辐射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的官员不算是一份职业,而是“职权”。虽然官员只不过是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的代表,但不可否认他们在招工、提干、调动、提拔、出国、职称评定、经商等方面确实有许多优越条件谋取特权和利益。以权换钱,贪污受贿,权力寻租,官商勾结,与不法商人组成利益集团,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项工作中,不惜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换得私利。“一等人是公仆,大人小孩都享福”,也是群众对这种现象的辛辣讽刺。

不敢说中国的政府富有,但“再穷也不会穷政府”,绝不会出现市长那样的高官无法养家糊口而去当看门人的情况。你看克林顿、布莱尔,官是做到足够大了,卸了任还不是靠走穴“吸金”?比比陕西一名县委书记的大实话就看出同为官员的差距了:“我们工资含金量比较高,工资基本不花。”

2、垄断行业

上榜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研究员杨圣明对垄断行业的定义是:那些“独家生产,多家消费”的行业,电力、石油、化工、电信、铁路、航空、烟草、金融、证券、供水、供气,这些“巨无霸”行业依靠国家特殊政策可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但是,如果垄断行业的职工相比其他行业收入过高,则很明显是一种社会不公平。

2006年6月,一则声称电力公司抄表工年薪高达10万的报道和浙江某烟草公司中层年薪30万元的传言,再次把垄断国企的高工资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将社会对垄断行业暴利、高薪酬的关注一次次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撩动公众脆弱的神经。

国家限制垄断行业工资,是“反垄断福利”之战取得的成果之一。但待遇受到约束的只是部分行业的少数企业,大量其他垄断行业依然我行我素。一时的减薪,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垄断工资。

垄断之强在于体制不改,“垄断福利”难绝。最强之处则在于,他们想涨价就涨价,石油、电信、自来水、电力、铁路、航空,至于价格听证会,涨是一定的,听不听证重要吗?

3、房地产商

上榜理由:“房地产业是典型强势利益集团”这话是广州做课题的专家们说的。200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广州富豪前十位中只有一人不是房地产业。2006年中国房地产富豪15强中,广州占5席,成为全国房地产富豪最多的城市。

回顾中国的房地产商如何走上强势群体道路的,这也是随着中国福利分房制度的结束,中国生成了庞大的房产消费者群体开始的。没有哪个房地产开发商的发展离得开政府,房地产业天生和政府有密切关系。中国的土地属于国有,所有土地来自于政府,房地产商要想盖房都要先找政府拿地,政府在选择开发商方面有着绝对的权力。

早期也许他们有求于政府,而一旦房地产企业发展成强势企业,便出现了政府有求于他们的情境。之后投机商的介入,房地产开发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结成了利益联盟,强势群体就此抱团,想必他们要是吼上一声,整个房市都要抖几抖。

4、股市大鳄

上榜理由:中国的股票不能用来投资,只能用来投机。中国现行的制度和环境,使得大资金的机构不做庄家不行。庄家是操纵的代名词,庄家的兴风作浪,是酿就股市苦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股市正在向“强势群体俱乐部”的方向蜕变,市场中的强势群体主导着中国股市的运行方向和话语权,他们会利用一切手段捍卫着方向,而这种手段显然也包括“政策调控之手”。俱乐部的成员,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他们来自证券自营资格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国有投资机构等。由于我国特有的资产结构,这些机构投资者大都是由中央或各地政府培植起来的,它们的利益得失正与政府的利益,进而与政府官员个人的政绩捆绑在一起。

5、大型外企

上榜理由:无论是省级政府、还是市县政府的头头脑脑们,在招商引资的这门功课上,都不约而同地喊出了“瞄准世界500强”的口号。

大型外企的影响力如此之大,能让政府官员们竞折腰。他们在中国的版图上插上一面面小旗的时候,给当地带来庞大的就业规模,吸引了各种生产生活服务与配套产业人员,同时土地价值的升高必然在房价上推波助澜,给当地波澜不惊的楼市激起五尺高的浪花。

让什么样的企业跟老百姓做邻居,从来不是老百姓能选择的,这点上,大型企业仿佛对政府有着不可用语言形容的威压之势。

6、稀缺资源掌握者

上榜理由:如专家教授级医生、重点中小学校长。跟以上入榜者动辄影响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不同,医疗和教育因为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两件大事,掌握这两项资源的权力人士,也名列榜单。

社会已把医生整体妖魔化,医患矛盾变得一触即发。当医生这个行业不再令人尊重,不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不再以治病救人为追求,这个社会会怎样呢?

再强势的人也无法控制自己不生病,既然有求于医生,便只好乖乖捏着红包找专家。

除了郑渊洁,谁家的孩子会不上学读书?当前,家长们最怕的就是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不惜血本也要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自下而上的“重点”学校作为一种稀缺社会资源,给管理者提供了拥有特权的机会,给义务教育制造了不公平。

提名群体

官员外戚

提名理由:官员外戚包括官员的亲属、亲信及情人,以位高权重的官员为中心,本身并非权力的核心,但与核心们在血缘上、情感上、私人关系上紧密相依,靠间接地操纵权力来谋取私利。最终死于情人毒手的柳海平,正是靠着其情夫段义和的势力,在短短四五年间,从一名普通的招待所服务员转为正科级国家公务员,并获得段相赠的两辆轿车、四处房产。

媒体

提名理由: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各种媒体在社会生活领域总是掌握着或大或小的话语权,被称为社会“第四种权力”,因而也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对公共信息在源头上的掌控正是其力量之所在,它通过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以及最终输出,掌握着对公众说话的权力。

体制内知识分子

提名理由: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而体制内的知识分子,一开始就是带着儒家知识分子的心态参加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的。在体制外知识分子看来,体制内的同行们已经失去了知识分子公共批判的精神,但他们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确是显而易见的。

犯罪团伙

提名理由:对于一般的好人来说,你永远无法设想如何抵抗有预谋、有计划的犯罪集团。由于面临身体或是财富上的侵害,如今的人们,在面对这些团伙的时候,大多只能是乖乖就范,这是犯罪团伙的强势之处。就在前几天,河南的衡老汉被砍七刀,全车二十几人就无人敢帮忙。

网友

提名理由:网友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了2006年度人物就是“you”——网友。这点,陕西自称拍到华南虎的农民周正龙是见识到了。而久负盛名的天涯社区在“极品小三事件”里也第一次出现众人舆论一边倒的壮观情景,当事男主角的公司电话被网友打爆,当事女主角惹出事端的博客也关得一干二净。踩猫女、铜须门……在虚拟的网络上,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道德法官,网友们在网络上实现了强大的力量结盟。

发表于 2007-11-25 16:01 |
[em03][em03][em03]确实无语。

发表于 2007-11-26 09:12 |
宣传不应该撤销,媒体市场化运营,监督挑刺的媒体多了,打击报复、置若罔闻就少了。

发表于 2007-11-26 09:00 |
[em04][em04][em04]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