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21|评论: 0

【转载】国际非遗节 平乐分会场精彩看不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0 10:11 | |阅读模式
国际非遗节 平乐分会场精彩看不完2013-6-19 9:17:37   来源:邛崃新闻网  

http://www.qlxww.cn/qlxwin/anquan/UploadFile/201361895446324.jpg

巴西的桑巴舞、非洲刚果(金)的狩猎舞、法国尼斯的巨人游行……6月16日上午,平乐古镇平沙落雁音乐广场人头攒动,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平乐分会场在此拉开帷幕,该活动以“平乐记忆?千年传承”为主题,10余支表演队各具特色、原汁原味的表演让游客应接不暇,不停拍手叫好。

欢乐盛装大巡游

在当日上午的巡游路上,受小朋友追逐的是那6只身高5米多的充气玩偶。它们带着喜感十足的大象、恐龙和火鸡等卡通造型,披着极具魔幻色彩的彩色皮肤,赢得了在场小朋友的欢迎。“妈妈,你看这只恐龙的尾巴好大。”来自雅安的文静手舞足蹈,她拉着妈妈的手,想去摸面前这只恐龙的尾巴。由于巨型玩偶行动缓慢,不少小朋友一路紧跟巡游队伍。

http://www.qlxww.cn/qlxwin/anquan/UploadFile/201361895510349.jpg

手指在琴键上“飞舞”,一些表演者抱着手风琴,拉出欢快的曲子。一路上,表演者们舞动美丽的裙摆,踩着节拍,快乐地跳着。法国美丽尼斯舞蹈团以热情的舞蹈,受到广泛欢迎。受到感染,不少观众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跳了起来。“这种舞让人很开心,看我都会跳了。”与外国友人手拉手跳舞的游客吴丽说。这时,手机、相机、摄影机发挥各自功能,记录下这狂欢一刻。

异国风情“扯眼球”

一群身披彩色羽毛的外国友人一走进上河郡,就引起现场阵阵尖叫,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响起,来自巴西圣保罗桑巴歌舞团的一男子头戴圆盘帽,开始摇动手中的铃鼓,一旁身着璀璨服饰的表演者则随着节拍扭动起来。瞬间,只见色彩斑斓的羽毛也在空中跳动,他们认真的动作、到位的表情让现场观众也随着音乐晃动,共同领略了桑巴舞的魅力。“我第一次到中国,这里景色宜人,简直是太棒了。”闲暇之余,歌舞团成员利奥每到古镇一处,便用相机拍照留念。

野性十足的刚果(金)民间舞为3人表演,他们仅靠一个手鼓敲打节拍,用最原始的乐器展示地域风情,领舞者伴随节奏,尽情地跳着,“喔、喔、喔……”当表演者发出叫声时,观众也随声附和起来。在中国生活已7年的团员莎朗日说:“平乐古镇很漂亮,尤其是这里的建筑,我特别喜欢。”在刚果,国家大剧院将源自不同省份构成刚果民主的丰富文化遗产,即那些歌曲和舞蹈一幕幕的展现给人们。“这样的表演我第一次看到,原生态,很巴适。”当地群众李淑琼兴奋地说。

竹麻号子受追捧

http://www.qlxww.cn/qlxwin/anquan/UploadFile/201361895223795.jpg

“打竹麻咯,嗦咿咗喝喂……”当日下午,在平沙落雁音乐广场,随着一名“造纸工人”一声高亢,众多工人也跟着一起高唱。长长的木棍一上一下,富有节奏地敲打竹麻。当竹麻快被打完时,工人们的情绪和竹麻号子的咏唱达到高潮,劳动热情被充分地释放出来。声音回响在古镇中,在场的观众被深深感染,他们也跟着唱,跟着跳。

http://www.qlxww.cn/qlxwin/anquan/UploadFile/201361895637252.jpg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办方有关人士介绍说,在繁重而单调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用号子可以鼓舞干劲、统一节奏、抒发感情和消除疲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手工造纸已消失不见,但竹麻号子仍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形式保留下来,见证了那个时代,也见证着邛崃的发展。

今年70岁的竹麻号子传承人杨祚钦说,邛崃的竹麻号子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劳动群众的智慧所创造,具有原始、质朴、贴近普通群众的特点,“传承和发扬竹麻号子,使大家爱听、会唱、能跳,是我最大的愿望。”

记者陈淼古若仪黄铮摄影报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