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16|评论: 63

[原创]再访古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0 18:03 | |阅读模式

     再向各位远在四川的朋友们介绍安徽的古村落,有机会,各位朋友来芜湖观光哟,萍水竭诚欢迎各位朋友!

先上张图,吊一下胃口哟……

 

   

     (一) 出征途中

     11月25日,一個风晴日暖的冬日,也是我们外出少有的好天气!

      这是我们论坛三周年纪念的首次活动——向青弋江古镇马头采风开始了,这是我再次踏访马头镇。论坛来自各方的网友们,纷纷来到集合地点——奥顿饭店门口,真得感谢网友们的支持,我们原只包租了两辆中巴车,谁知网友们热情极高,来了八十多人。再加上新奇军的小车队,我们一共有了九十多人。真是一个大团聚啊。

     七点十分,五辆小车,两辆中巴车,还有一辆小面包车,一个八辆车组成的车队,向马头镇进发了。车沿着公路奔驰,窗外阳光明媚,那平坦的公路上似乎为我们发放了通行证,车队一往无前,向前,再向前,一路畅通无阻,车直达南陵县城,汇合了江南瘦马,柳拂桥,及乡音未改的三辆车,继续向前,过了奚滩,车就到了通往马头镇的大埂上,遗憾,中巴车只多了10公分,无法,硬是让两辆中巴车绕道而行,或许是让大家多欣赏一下乡村风光,或许是让大家多呼吸几口乡村的新鲜空气,原本九点钟就该到达马头,结果硬是十点半钟才到达。

     马头镇,原以为是“码头”镇,谁知到后才知是“马头”,马头东西之分,隔江而峙,西边的叫西马头,属南陵县,东边的叫马头镇,属泾县。之所以叫“马头”是因为江边的一座山峰傲然挺立着向远方张望,很像马的头部,故而得名。那渡口处的远山就是马头山了。马头山上的寺庙就是三圣庙了,据说,这庙原来叫“三神庙”,始建于宋代,因当时集镇上有1000多户人家,只有“曹、王、吴”三大姓,故名,现已更名“三圣庙”。 (现在庙门上书写的是“崖龙寺”)

     车在三圣庙前停车,大家纷纷下车,乡村的空气就是清新,长长的呼吸几下,那浑身上下犹如松了筋骨,坐车的疲劳瞬间消失的迨尽。

     提了网易拍,赶紧抓几张图片。这边招呼大家,先照个集体照,数数人头,竟然是一百多人,各路人马汇聚,大江晚报的老师们,芜湖日报的老师们,还有芜湖新闻网站、芜湖在线网站,新奇军,南陵县城的才子们,特别要说的是我们论坛的卷卷和轻描淡写几位早就骑着摩托车到达马头,为我们今天的到来安排好了中餐,还有南陵的“三剑客”,竟是骑着自行车赶到了马头。这真是网络结朋友,情谊连万家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0:59 |

走进古镇,只有小巷幽深的感觉……

 


发表于 2007-11-30 21:19 |
萍水真是个热肠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0:40 |

再看:县城、乡村的公路也非同凡响啊……

 


发表于 2007-11-30 20:42 |

古建筑保存的好!

白灰墙,铺板门,街沿石,风火墙[马头墙?]一览无余的小巷!

特殊的徽式建筑,特殊的韵味。

[恰好在摄影栏发了一组成都的古建筑,欢迎浏览]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0:38 |

这宽敞的马路倒与我们所去的古镇有一番比较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0:49 |

这崖龙寺(三圣庙)还是那样雄峻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0:33 |

好不盛情,好不热闹,文化之旅,羡慕。

~~~~~~~~~~~~~~~~

谢谢散打洛阳君!欢迎来芜湖观光!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0:35 |

萍水老师又带我们神游了

~~~~~~~~~~~~~~

呵呵……

没办法,各位朋友太远了,不然,萍水一定组织一趟游览一番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0:36 |
文章还没有写完,先上图让各位欣赏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0:29 |

好风景!好文笔!!好心情!!!

~~~~~~~~~~~~~~~~~~~

谢谢闲鹤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0:28 |

马头镇若保护`开发`利用起来就好了.

~~~~~~~~~~~~~~~~

西当太白先生说得是!

安徽这方面做的极差啊……

发表于 2007-11-30 20:12 |
萍水老师又带我们神游了

发表于 2007-11-30 19:38 |

好不盛情,好不热闹,文化之旅,羡慕。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18:09 |

缓步在这窄窄的古镇小道上,心情别有一番滋味……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18:07 |

三圣庙看美景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18:11 |

  (二)

   耽误了时间,在古镇上没有走出多远,肚子就提出了抗议,没办法,得填饱肚子才能观赏这尚未开发的原汁原味的马头镇!

   古镇毕竟是古镇,那些年轻人已经很难看到了,只剩下了一些老人孩子的留守部队,可毕竟还是有游客来呀,这埋没了数百年的古镇,毕竟是现代人休闲的好地方啊,于是镇上有了唯一一家招徕游客的饭店——集贤居!

   好漂亮的名字, “集贤居”这饭店的名字就体现了古镇文化底蕴,走进“集贤庄”,墙上悬挂着“忍、让、谦、和”四幅字画,一张大圆桌放在靠门口处,一把古色古香的老式瓷茶壶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种茶壶现在已经很少看见了,圆桌上还放着一块竹制砧板,用手提一提,哟,好重!毛竹砧板竟然也这么重! 

   “吃饭了,请坐吧”老板招呼着大家。

   十来个人一桌,团团围坐,挺有味道,菜上来了,真正的土菜!大蒜炒蛋就是那么香,芹芽炒肉丝别有风味,琴鱼蒸蛋,当地的特产,还有道地的老鸡汤,好吃!味道呢——好极了……

   网友来的太多,开了十桌还是不够,结果我和江南愚才,还有长木的夫人,只好端着碗,到处“要饭”吃,“百家饭”好吃,“百家菜”更可以了,没有饭了,只有锅巴,弄两小块放在碗里,浇上一点菜汤汁,吃起来清香可口。乡村大锅饭就是香啊。

   填饱了肚子,开始了古镇的游览,我来过这里,应该是轻车熟路,三年前的古镇,今天再访,居然还是原来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那窄窄的街道,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依然白亮亮的闪光,走在上面,还是那样压脚。

   马头镇是青弋江上三大古码头,始建于宋代,繁华于大明和大清两个朝代,民国初年开始衰败。沿着卵石路漫步,你仍能看到马头镇还保存着不少明清时代的建筑。

   街道宽有四五米,街面大都是鹅卵石或青石板铺成,鹅卵石和石板已被磨得溜光发亮。房屋建筑依稀可见明清建筑的遗风,屋外马头墙兀然挺立,屋内仍有四水归堂。那青砖黛瓦,错落有致的房舍,俨然成为这座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里还有一座老式的豆腐坊,那四方形结构的徽派遗风再现,中间一个大天井。有一口石栏深水井,据介绍,这口井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作豆腐用水就是取之这口井。

   看到这些古老的物件,就能想到这里当年是多么繁华。听镇上老人介绍:先前的小镇可热闹了,西接南陵,东通泾县,沿江下来的船队,顺水而下的木排都要在这里歇脚,有时候也在这里交易,小镇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物是人非,古镇正在走向衰落啊……

      弯弯曲曲的街道,古色古香的门楼,更增添了我们探访的兴趣,瞧,这是什么人家, 高大的石门楼,门楼上嵌一块灰色石块的门牌,上书“大夫第”长约100厘米,宽约40厘米,门槛是几级石砌台阶。门楼左右各有一个栓马桩,看见这些,你能想象出当年这户人家的兴盛……

   可惜,这里已经是面目全非了,一座高门楼里,已经成了缝纫裁减的地方,走进去观看,那小小的四方天井依然透进缕缕阳光,似乎还在畅想着当年的繁华!

   长长的街道里有多少逝去的年华隐藏在这儿啊,你看过最早的铁匠铺吗?这里能看到,那打铁的铁砧,还放在那架子上。这种老式的理发你理过吗?理发店里理发师正是用这些原始理发工具为古镇留守居民理发啊!

   心情多少有点沉重,这马头古镇昔日的繁华,又如何能再现啊……

发表于 2007-11-30 19:00 |

马头镇若保护`开发`利用起来就好了.

发表于 2007-11-30 19:00 |

好风景!好文笔!!好心情!!!

发表于 2007-12-1 08:53 |

呵呵,我有个QQ网友就是芜湖的.谢谢萍水导游啦...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