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冒着高温酷暑,先后深入到夹关、高何、大同、茶园等镇乡,调研我市灾后恢复重建和特色镇建设等工作。市委书记刘兴军陪同。 在夹关镇,葛红林走进受灾农户家中,与群众亲切交谈,仔细询问群众是否知晓过渡安置政策,详细了解各类救灾物资和资金的发放情况。当得知群众对过渡安置工作很满意时,葛红林非常高兴。他指出,要围绕防灾减灾、卫生防疫、恢复生产等工作,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和群众引导,继续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力度,从多角度出发,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和好的做法。 来到高何镇,葛红林实地察看了“4•20”芦山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靖口村过渡安置工作后,又驱车前往沙坝社区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在沙坝社区,葛红林听了相关工作汇报后,对高何镇积极引导受灾群众及土地整理项目区农户1200户向场镇集中,着力提升城镇化率,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打造旅游特色镇表示赞赏,并对我市灾后恢复重建的前期相关工作给予了肯定。葛红林指出,邛崃市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看群众是否愿意住进楼房,是否愿意按照“商住一体”的模式建设新居;要结合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做好旧场镇风貌改造,及时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要进一步细化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明确灾后恢复重建开工时间,按照完工时限倒排工期,加快推进,提前让群众住进新家园。 在大同乡,葛红林仔细查看了大同特色镇建设总体规划和集中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图,实地了解了集中居住区安置点的情况,详细询问了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困难。葛红林指出,大同特色镇建设要进一步加快速度;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要算好经济账;要规划引导好业态的调整,让业态调整和特色镇建设同步进行;建设用地整理要创新工作模式,切实为群众谋求福利。 在实地调研了茶园乡场镇改造及新农村建设情况后,葛红林强调,茶园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域优势,利用好新场古镇的人气和旅游名片,探索跨区域联动抱团发展的模式;要进一步加强场镇配套设施建设,测算好不同建材的建设成本,论证好道路建设材料,做到节约、实用、美观、不浪费,切实做好支街基础设施和风貌改造;要充分利用茶园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做活水文化,突出文化特色,凸显田园生态风光。 葛红林结束调研离开邛崃后,刘兴军立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葛红林市长指示精神,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相关工作。刘兴军强调,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按照打造四川省灾后重建样板和典范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我市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要充分挖掘邛崃的文化特色,把邛崃特色文化融入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要依托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步伐;要科学论证、精打细算,切实提高灾后重建资金的使用效率,把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要认真落实“六个特别”的要求,团结和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加快灾后重建步伐,重建美好新家园,让群众早日住上新居。 市委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