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 袁伟 摄影报道
核心提示
老师眼中的他们
虽然时间已过去近十年,但时任高县中学2004级(2)班班主任的叶云老师还是一下就想起了牺牲民警王章锐,以及挥刀致其身亡的校友吴某亮,“读书时两个娃娃性格迥异,吴某亮好静,王章锐好动。”
一个好动
“王章锐特别喜欢运动。”叶云回忆说,虽然他没有教过王章锐,但对他印象深刻。当时高县中学举办的很多运动项目,王章锐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个好静
据叶云介绍,吴某亮学的是文科,学习非常刻苦,在班上成绩中等,和同学关系比较融洽,但没有特别要好的同学。此外,吴某亮非常喜欢向老师提问,在校时言谈举止表现正常。“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学生,书卷气很重。”
书呆子变武疯子 年轻民警刀下牺牲 追踪
昨日下午2时,遇袭身亡的高县民警王章锐遗体告别仪式在县公安局广场举行。他的亲朋、同仁及当地群众共3000余人汇聚于此,沉痛悼念这位年轻的人民警察,并为其默哀、鞠躬、鲜花,送他最后一程。记者也来到这里,聆听关于他的故事。
1987年出生的王章锐,从小爱看《黑猫警长》和《名侦探柯南》,他一直梦想当警察、穿警服、抓坏人。2010年2月,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的他通过层层选拔,考进了高县公安局,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笔挺的警服。
辖区居民:
都愿找他“断公道”
王章锐刚上班一个月就独立办案。他还参与法学函授大学本科学习,很快成为县公安局的信息化能手、标兵。王章锐自己总结出“劝、和、理、法”四步群众工作法,成为“调解能手”,不管是家人不和,还是邻里纠纷,大家都愿意找小王来“断公道”。 战友李洪回忆,“清网行动”中,王章锐和战友跨山东、浙江等八省,历经一个多月,行程4千多公里,追回在逃人员11人,成为有名的追逃能手。
妻子:
他说嫁给警察,就得耐住寂寞
半年前,王章锐与昔日同班同学小敏成婚。小敏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可爱的警嫂。她说,“我和老公很好,但是上街时,他从来不让我牵他的手,说怕影响形象”,“老公一直都对我说,嫁给警察,就要耐得住寂寞”。
为了让双方父母高兴,二人用一年时间给4位老人攒下了去云南的旅行费用……但这一切都随着王章锐的离去戛然而止。王章锐的高中同学、同批入警的李勇(微博)也提到,王章锐曾多次和他相约云南之旅。王章锐说,云南阳光充沛、生机勃勃,和他的天性很合,很想找个机会,两人一起带上家人,去感受那片梦一样的地方。“他还欠我一次云南之约。”李勇悲痛地说。
最后对话
妈妈:章锐,回家吃饭吗
1日中午,王章锐的母亲蒋阿姨像往常一样拨通了儿子的电话。每天这个时候,她总会习惯性地喊儿子回家吃饭:
“章锐,中午回家吃饭不?”
“所里搞不赢,我晚上再回来吃饭。”
简单的对白,意料的结果,蒋阿姨早已习惯。但她万万没有料到,这竟会是母子俩最后一次对话。仅仅10小时之后,医生就宣布了王章锐离去的消息。她和老伴在医院里泣不成声,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以后的人生,更不知道怎样去面对翘首等待孙子回家的爷爷。就在那一天,王章锐才给瘫痪的爷爷擦了身体。“这次他真的是回不来了,永远也回不来了……”蒋阿姨伤心地念叨。
从书呆子走向精神崩溃的成长轨迹
闷声读书郎就这样崩溃……
回忆起吴某亮的成长历程,其父吴顺勇相当内疚。高考前,家人就发现娃娃不对劲,但没有引起重视。“等到高考分数下来后,390多分,不幸落榜,他的精神就垮了。”吴顺勇分析,对娃娃关心不够,其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了患病。
吴某亮是吴顺勇的大儿子,从小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小儿子吴某建今年24岁,初中辍学后便到外地打工,比哥哥性格外向许多,“但兄弟之间话比较少”。
曾经胆小 怕猫怕狗怕老鼠
吴某亮看书时会将自己锁在房间里,甚至连吃饭也要反复催促。从小到大,吴某亮学习成绩都比较好,初中时候排在班级前5名,高中时候排文科30名左右,但一遇到中考、高考,就发挥失常。吴顺勇坦诚地说,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靠卖盒饭维持生计,供儿子上学,但缺少了对他关心。
“他没有好朋友,也从不跟我们谈心,只知道读书。”吴顺勇称,吴某亮是个“书呆子”,胆子也很小,怕猫、怕狗、怕老鼠,“见到路边的狗,他都是后退几步,绕行”。初中时候,吴某亮班里的一名同学因白血病去世,他整整在家念叨了好几天,生怕自己也患上绝症。
病后自残 瓦片砸头割腕上吊
2004年,吴某亮经医院诊断为间隙性精神病。吴顺勇记得,儿子第一次发病时,吓坏了在场所有人。当时,吴某亮突然从爷爷家门外一处高约4米的堡坎上跳下,朝远处狂奔,然后跑到一户人家窗户位置,再跳到了另一户人家的房顶上。他一个人在房顶上来回走动,用瓦片砸自己的头,始终不肯下来。
而后,吴某亮还多次在家中用刀割手腕、用绳子上吊。家人没办法,只得把他长期关在家里,甚至偶尔用绳子捆绑;每日药量也从原来的三四颗增加到了七八颗。
由于长期待在家里,吴某亮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吴顺勇说,儿子思维正常的时候,就喜欢到街上走走,去路边摊买书,偶尔看一下。但只要他看书持续一小时以上,就说明快犯病了。吴家人只求他能平安度过一生,怎料他犯下如此大错。
高考落榜生的神秘日记
自小学开始,整天沉迷于学习的吴某亮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但他从不与父母交流日记内容,更不让他们看日记。患病后,吴某亮仍然每天写写画画,经常在家里焚烧写过的纸片。
昨日下午,吴顺勇在一个墙角发现了几个记事本和一摞写满字的白纸,其中有吴某亮从2012年6月开始写的日记。这些日记非常零散,也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大多为他想象有人追杀他的场景,甚至抱怨亲人的善良让“坏人有了加害的机会”。在其中一篇日记中,吴某亮写道:“爸爸的杀提是罩,包包心,包饺子一样对待敌人。这种事情死拼……”
在数百页的“神秘日记”中,吴某亮专门写了一本的《与我有联系的人物介绍》,记录了其高中时所有同学及部分老师,在多名学生的简介后面标注了“此人有黑社会背景、小心”等。有几页这样写道:从2004年起,用可以听见我大脑想什么并且向我大脑发射脑电波使我听见声音用此台离合器谋杀我的人员名单如下:李某某……
吴某亮的爷爷吴兴友说,记录这些胡言乱语的文字,其实就是孙子精神错乱的表现。遗憾的是家长对他关心不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为牺牲民警哭泣 凶手家人望死者家属原谅
昨日上午11时许,来到犯罪嫌疑人吴某亮的家中。这是一栋简易的民房,正在修建的第三层已暂时停工。吴某亮的父母坐在二楼客厅沙发上,一声不吭,眼眶里噙着泪水。“我是为了牺牲的那位警察哭”,吴某亮的母亲周光玉擦擦眼泪,儿子酿成如此恶果,自家人也无法接受。他们对王章锐的死倍感愧疚,无脸面对死者家属,“即使判娃娃有罪,我们也无怨言;只希望死者家属能原谅我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