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33分)
1、汉族和(ABC)有关?
A、汉朝 B、汉中王 C、汉水 D、男子汉
答案:汉代以前,汉族的主体是华夏。汉水流域为汉中郡,刘邦被封在汉中,称汉中王。汉王夺取江山后,建立汉朝。汉朝打败了匈奴,匈奴逃入中亚,进入欧洲,成为黄祸。汉朝威名赫赫,在汉朝生活的华夏族和其它被融合的小族群,就一起自称汉人。
2、“华夏”的意思有(ABCDE )
A、礼仪之大,服章之美; B、陕西华山和湖北夏水
C、鲜花和舞蹈 D、伏羲的母亲华胥 E、夏朝
答案:陕西有一座山产玫瑰花,叫花(华)山;湖北有一条河叫夏水。华山和夏水间生活着一位女首领,人们叫她华夏。华夏生了一个儿子叫伏羲,他娶女娲,世代繁衍,后人就自称华夏族。华夏在汉朝之后称汉族。
3、汉人的古称(选全部 )
A、华夏 B、唐人 H、华人 I、中原人 J、中原华夏
K、华族 L、中国人 M、炎黄子孙 N、华胄 O、皇汉
答案:先秦称“华夏”,汉代称“汉人”,唐代称“唐人”。华夏起源于中原,又称中华。“皇”就是“大”的意思,“胄”是指贵族的后人。
4、中国的古称(选全部 )
A、区夏 B、诸夏 C、九州 D、神州
E、赤县 F、中华 G、中原之国
5、西充土著有(AB)
A、百濮 B、賨人 C、蜀人 D、僰人
答案:西充是少数民族政权充国的地盘,西元前317年巴灭充,秦灭巴,汉人迁入西充。原来的少数民族是巴族,有“濮”和“賨”两个部落。西充没有蜀人,僰在宜宾。
6、蜀国和巴国的都城分别在( A )
A、成都和重庆 B、西充和南充 C、纽约和东京 D、南部和阆中
7、假设把四川分为巴和蜀,西充属于( A )
A、巴 B、蜀
答案:西充属于巴,与古蜀无关。
8、充国的都城在(D)
A、上海 B、北京 C、西充 D、阆中
答案:充国的都城在阆中和南充。
9、周天子分封的诸侯有?(除去ACK )
A、蜀国 B、赵国 C、充国 D、巴国 E、罗国 F、谯国
G、陈国 H、蔡国 I、宋国 J、中山国 K、苴国 L、梁国
M、吴国 N、何国(韩国) O、戴国 P、燕国 Q、虢国
答案:当时的四川只有巴国是周武王分封的,子爵。蜀国和苴国都不是。
10、西充的纪公庙是为了纪念(A )
A、纪信 B、程太虚 C、纪通 D、何岷
11、先消灭四川的巴国和充国,再鲸吞蜀国和苴国,是鬼谷门生(D)的谋略。
A、孙膑 B、庞涓 C、苏秦 D、张仪
二、填空题(12分)
1、充国和巴国的最后决战发生西元(318)年的( 西充 )。
2、根据《括地志》和《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成都“金牛区”的名字跟(秦 )国与( 蜀 )国的战争有关。
3、最早定居西充的氏族有(谯)氏和(纪 )氏。
三、排序题(5分)
充国前期的国君有充太公、充恒公、充庄公、充惠公、充纠公,请按在位时间排序。
四、论述题(50分)
1、中华文明为什么又叫河洛文明?(10分)
提示:华夏族早期生活在黄河和洛河流域,所以华夏文化又叫河洛文明。
2、中原地区作为汉族的老家,自秦灭巴蜀起,人口南迁,文化南移。请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今天中原地区人口成分和民间意识形态。(20分)
提示:作为华夏的摇篮,中原地区乃兵家必争之地。每逢战乱都有人口死伤和迁徙,所以今天的中原人已经不是昨天的中原人,今天的河南话也不是昨天的河洛音。人口迁徙是必然的,民族融合是必然的,语言发展也是必然的!
3、请以方言为切口,简述西充和古代中原文化的联系。(20分)
提示:西充偏僻,少战乱,方言保留完整。江湖(精华)、箸子(筷子)、人客(客人)、莫拘礼束(不要客气)都是古代的中原汉语。西充人口的主体是中原的华夏族,又兼融了賨、濮、湖广等南方血统。参考作家甲子的《西充话》。
本帖最后由 苕叶稀饭 于 2013-7-12 19:2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