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也是一个饱受过苦难的民族”。在我的心目中,我曾经对藏民族只有这么一个概念性印象。
到了西藏,听到“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喝水的就会喝酒”。人们对藏民族特性的概括,更加聚了我心中对藏民族了解的冲动。
这次前往西藏,有机会和藏民族有了一次直接的访谈。
这天是6月24日,我们从林芝返回拉萨的途中,安排直接走进了工布江达县仲莎乡宾格村一户藏民家中。
我们在公路边停车。藏乡的少女在车门口迎接我们。她们用藏族特有的习俗给我们每一个来客都敬献了哈达,然后把我们带入公路靠里的藏族家中。
公路靠里是一幢幢新修的独院式小楼房,成排成列整齐规范,基本上是一个风格。面向公路,二层楼的别墅样建筑,前面有个小院。房屋是石砌墙水泥棱角,朱红色屋檐天蓝色彩钢顶。
我们随少女一行先进小院再进房的正门。正门两边的花台上绿树招展青翠欲滴,月季盛开晶莹剔透。显示着主人家的档次。
正门两边各有一个窗户,进门左边一间房门紧闭,靠里一间的门上挂着布帘,进门右边一间我看到有男子在打扑克。
我们从中间的木梯上楼,随少女到了二楼的客厅。
上楼的同时,我看到二楼楼梯口一间房门也挂着布帘。二楼的右侧靠前房门也是紧闭。
二楼过道靠后放着煤气罐和灶具,有窗户通风。看来过道就是厨房,接着还有一卫生间。
我们在二楼的客厅坐下。客厅在二楼的左侧,有窗户面向公路。
少女介绍,她叫达旺那母,达旺是月亮的意思,那母是女神的意思。我这才看到,少女二十出头,面容白里透红,真还有点月亮女神的味道。
那母说,他们是工布江达县统一在村上10户人家子女中选出来经过培训后进行游客接待的,今年4月20日才开始这项工作。没有工资,靠推销民族产品得利。同时,接待人家如果采挖虫草可以免交采挖虫草的办证费,这个费用对于藏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从少女的话中听得出来她或许不是这家的子女。后来我在这家上楼的男性中得到应证。
在客厅的茶几上,摆放着青稞酒、酥油茶、炒青稞。少女热情地请我们品尝。虽然我对这些美酒仙茶佳肴还不习惯,但是出于礼节,我还是品尝了几棵青稞,闻了闻与我们这里普通白酒味道不同的青稞酒和有些奶味的酥油茶。
二楼靠里横墙上是贴墙衣柜,竖墙有壁画。少女说壁画是爷爷画的。看得出来这家有文化氛围,但我们始终没有见到这家的老人。
二楼的中间有个方柱子,栓满了洁白的哈达,少女告诉我们,这是藏家人每次出门时拴上去的,是他们讫求平安的见证。
少女见我们有人对家庭建设和设施感兴趣。她介绍说:藏民族是游牧民族,曾经和牲口一起生活。现在条件好了, 他们住上了政府统一规划的藏民新村聚居点,政府出资和福建人民援建的新房,他们个人只出少量的钱。一般是10人户中出5万元。后来我问这家男子,他说他已经30多岁,结了婚的,只知道他们家是5口人360平方,不知道出了多少钱。
她接着说:二楼右侧前房门是家中的佛门,供奉着佛像,家中没有结婚生子的人是不能进去的,家中的媳妇只有生了孩子才能进去。
一楼进门第一间做了仓库,靠里挂布帘的是举行了成人礼的卓玛住。二楼楼梯口挂布帘的是没有举行成人礼的卓玛住,到了16岁举行了成人礼就住到楼下。
举行了成人礼的卓玛可和五个扎西试婚。只有怀上了孩子才可以结婚。如果卓玛10年经过了五个扎西都没有孩子的话是不能嫁出去的。
以前这里有一妻多夫的也有一夫多妻的。一妻多夫的是奴隶,一夫多妻的是贵族。从一妻多夫的家中生活过来的阿玛,还是觉得没有地位。现在是一夫一妻,但是不限制生育。
少女见讲到藏民族婚俗大家听得认真,她的兴致也就高了起来。
她说:藏民族可与55个民族通婚,但他们最喜欢汉族人,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带来了汉族文化,促进了藏民族的发展。藏族老人喜欢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汉族人与他们的子女联姻。她讲到这里,还指着一个与我们同行戴眼睛长得标致的男性游客。她接着说,村里也有9 个卓玛走出藏乡去追求外面的生活没有回来。
过去西藏男尊女卑,男人只喝酒坐茶馆,不干活,现在不同了,男人大都出去挣钱了。特别是近几年,村里的男人出去挖虫草,多的一年挣10多万,少的也要挣四五万。加上家里养殖蚝牛,大部分家庭的年收入都是讲万数。
过去藏人是游牧民族,没有银行,他们的富裕写在脸上。有钱人是真正的腰缠万贯。腰带、头饰、手镯全是白银。但娶亲必须嫁妆,嫁妆的多少这要根据卓玛的漂亮程度而定,有的牵来10头蚝牛都不行。
介绍到后面,她就把她的推介工作联系起来了。
过去藏民族阿妈生孩子后3至7天必须下地干活。最初她们很多人生病,后来他们发现戴银子后可吸湿毒。用葱姜蒜鸡蛋和银子包在一起煮了在身体上滚吸,后来银子发黑就是吸出了湿毒。每次用了过后将银子用牙膏洗净就是了。藏人身体好不好银子就是明证,身体没毒银子就明亮。
现在条件好了,鼓励到医院生育。但白银吸毒和显贵的作用还是可以继续的。
说到这里,她端出她的白银产品来,有银手镯、银酒杯,还有银碗等。
她说他们是“宣传民族文化,保留珍贵遗产”。她告诉大家,他们这里的银产品是手工制作的。虽然比市面上的价高些,但是这里包含了历史文化。
少女热情友好的推介,使不少游客动心。有人买了银手镯,也有人买了银酒杯。她用计算器算账,有交现钱的,也有要求刷卡的。对于要刷卡的,助手抬来刷卡机当场刷卡。同时,她告诉大家,墙上写了投诉电话,如果有不满意的可以投诉,他们的活动是地区监管。我看围墙上写的座机和手机号码都是非常清晰的白色大字。
告别这户人家,我们走到门口,见到先前打扑克的人正在午饭。我以为他们是这家的成员。他们告诉我:他们是四川民工,在这里进行输电线建设,施工方包他们吃住给他们租房在这里。为此,我感叹:开放的工布江达,开放的藏乡。
再回到外面的接待口,有几个年轻男女正在等客。我便主动同男子搭讪。男子说他们就是村上选出来的10个人,他们叫文化代表。他告诉我:村上共有43户人家,200多人,他们是藏族的后代,是从藏族分离出来的,现在叫门巴族, 1964年国务院批准的一个民族,叫他们藏族他们也很乐意!
这就是宾格,这就是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