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78|评论: 4

[信息动态] 【天府梨园】巍峰山热了 “资阳河” ( 资阳日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4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巍峰山热了 “资阳河”

                                     2013-07-07 07:04:23  资阳日报


  
    “正德王后宫得梦幻,化布衣到民间访贤,正行抬头眸观看,紧催坐马往前赶……”7月4日,在海拔1000余米的雁江区丹山镇巍峰山古庙,锣鼓欢腾,高腔激昂。一台《正德王访贤》的“资阳河”川剧大幕戏正在精彩上演。
  青瓦石墙的二层古戏台上,两块破旧的红绸幕布高悬,留下正中间一块仅10余平方米的地做舞台。身着宋朝戏服的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演员鱼贯而出,演员环佩叮当,服饰艳丽。结合了四川方言的唱腔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碗转。
  “咣咣铛铛……”场上不时传出的锣鼓声时而欢腾热烈、时而婉约抒情。鼓声变幻多端,令人心潮澎湃。红绸幕布遮住的一处角落,是剧团打击乐队所在地。3名鼓师不时敲击着面前的大锣、大钹、小锣、马锣等川剧锣鼓乐器。乐队旁,还有一名帮腔的女演员,紧随剧情代表观者发表议论,说出内心观感。
  古庙的四合院院坝和屋檐下,围坐了400余名观众,观众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望着台上的精彩演出,76岁的蒋克明老人笑逐颜开。“他们演得太好了,今天终于过瘾了。”蒋克明老人脸上是掩饰不住激动。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看川剧,但现在川剧演出越来越少。听说这个地方在演大戏,他就从30里外的乐至县石湍镇赶来。同蒋克明老人一样,其他观众也看得如痴如醉。
  步入演员后台,打着花脸的剧团团长陈建国正忙着为演员准备服装、道具等。“剧团人手不够,我只好去客串‘县官’和‘小花脸’两个角”。陈建国告诉记者,剧团名叫“资阳河”川剧团,2002年就成立了。已连续在这里唱了8天大戏,今天是最后一天演出。每年农历正月和五月,剧团都会应邀到这里演出。
  “这次来的演员有十七八个人,平均年龄50多岁,最大的65岁。我们属于‘火把剧团’,就是流散的川剧爱好者们自愿凑在一起组成剧团,我们的演员来自省内各地,有农民、做生意的、文体局当干部的,都是唱得比较好的。”陈建国说道。
  后台一处角落里,老旦扮演者罗光秀正在帮刚下台的丈夫蒋习本擦去背上的汗水。他们夫妇俩是绵阳的退休职工,现已64岁。因为对川剧的热爱,不顾儿女的反对,和剧团成员在一起跋山涉水,长期活跃在基层文化线上,为喜爱川剧的老百姓带去精神食粮。
“四川就仅川剧一个剧种,川剧的变脸、托举、钻火圈等绝技是其他剧种没有的,希望川剧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罗光秀谈及川剧的现状感叹道,“资阳河”川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演员和观众的双重老化,缺少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让她很担心川剧的未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7-1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掌好.gif 金色顶.jpg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7-1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3-7-1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gif 大拇指.gif

发表于 2013-7-1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134424dmhfkdebgb0rnrzo[1].gif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