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早就想作的说明 我是界牌乡卫生院的院长张杰,因论坛上有人反映我组织村医生逢场天到乡卫生院坐诊及安排老婆从事护理工作一事。本想不予理睬,让时间去作说明,但该同志三番五次的上挂在网上。在此,我不得不就反映的两个问题作一个迟来的说明了。 第一,我想谈一下我到界牌乡卫生院去工作时的卫生院状况 总的来讲是除了空房几间外一无所有。人员方面除了原负责人还坚守阵地外,其余的人员不是在家搞诊所就是在外务工,而且全都没有国家规定的执业资格;设备方面连基本的“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都没有,而且连看门诊病人的桌椅板凳都没有,更不要说其他的设施设备了;资金方面由于诸多原因负债10余万元。 第二,为什么临时让村医生逢场天中午到乡卫生院坐诊 我上班后面对“三无”处境,我与原负责人一起进行了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的大扫除三天〈因没钱请零工,只能我们自己动手〉,并多方借钱添置桌椅板凳、病床、药品等必需品;还召开了院内职工会议,商讨单位发展之路,召集原有人员回单位上班,但除了及个别人愿意回来以外,其余人员面对困境仍持观望态势。对此,我又召开了乡村两级卫生人员参加的会议,经过商议,大部分人同意我提出的临时由村医生逢场天中午到乡卫生院坐诊,其目的有三:一是改变卫生院开门后无医生的状况,争取观望者回单位上班;二是促进医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都无资格的情况下通过交流、借鉴彼此提高;三是借助大家力量增强老百姓的就医安全感。此举受到了患者的普遍欢迎。但随着乡卫生院人员的全部到岗,村医生就不再到乡卫生院逢场天坐诊。 第三,我老婆到乡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 我到界牌乡卫生院上班前一直在喜神乡卫生院工作,参加工作后经人介绍与老婆订婚,当时她初中毕业后在外务工,从长远考虑于99年9月送她到达川中医校护理专业进行自费读书。毕业后由于喜神乡卫生院无岗位且小家庭经济拮据,遂继续外出务工。我到界牌上班后,由于院内无护理人员且区位劣势引进人才难,为缓解医院人员短缺的现状,通过进修便安排她从事护理工作。通过半年的上岗,工作积极认真,业务技能娴熟,尤其小儿穿刺填补我乡多年空白,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 第四,我院半年来的运行情况 乡镇卫生院由于制度等诸多原因,生存难、发展难、要不断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作为一无所有的新成立的卫生院更是难上加难。要摆脱困境,唯有负重前行。通过半年的努力,目前我院基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人员方面:原有人员已全部回单位上班,且已送3人到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涉及专业有妇产科、儿科、影像;业务发展方面:半年来累计门诊1500余人次,住院80人次,基本满足老百姓就近就医,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设施设备方面:通过自筹资金完善了能满足老百姓的住院条件及简单的诊疗器械;制度建设方面: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各种行为得到了规范,在分配方面制定了“绩效分配、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倾斜骨干”的原则。 当然,作为一名初涉管理者,虽然初衷、动机或许是好的,但可能在沟通、操作等工作方式上经验不足,不能得到少数同志的理解。在此,我只能说我会用真情、真心与同事们风雨同舟、共同前行,用实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尽心尽力为界牌的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2008年4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