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仪阆高速公路走向,与政府以前公布的原走金溪不一致,既有失落也有高兴,总的来说,总算增加一条高速公路,为家乡的人民走出大山开辟了一条新通道。 但考虑到此高速公路更能有效的发挥其效能,根据目前的走向: 营仪阆高速线路走向起于蓬安县相如镇三星桥村,经营山封窦、蓬安金甲、徐家、仪陇新政至阆中,蓬安境内长32公里,设置白玉互通与南大梁高速相接,蓬安境内设置白玉枢纽互通、蓬安东互通、徐家互通(徐家设置枢纽互通与营达高速相接) 做以下建议:
1.此走向经过蓬安黄坪乡(现划归徐家),蓬安县鲜店乡,建议在黄坪和鲜店增设两个互通,当然考虑造价,可在黄坪与鲜店之间增设一个互通(鲜黄互通),以方便周边人民的出行,特别是山区人民的出行。
2.根据国家公路2013-2030规划,蓬安新增一条国道G244,根据周边县市的规划,仪陇将S101升为国道G244,参照仪陇,南部及周边县市的规划,可见G244经过仪陇新县城新政,根据G244经过蓬安与岳池的规划,以及路线较短以及周边的地形特征,且能兼顾附近人民出行的原则,建议G244新建,从仪陇新政,经仪陇环山,蓬安鲜店,蓬安向东(现划金溪),蓬安金溪,沿金周路到蓬安;考虑到目前金溪到鲜店与金溪到平头这两条老路的路线及地形特点,建议不用这两条老路,因平头到金溪这条路是规划的省道阆广路之线路,且走这条线路线较远,金溪到鲜店这条老路在山顶上行驶,建高等级国道比较困难,建议走南偏东沟谷地带,这边地势较平,居住的人口较多,利于道路建设,南偏西沟谷较陡,不利于建设与以后公路维护。即沿现在金溪到向东,向东到鲜店的沟谷地带,即金溪到向东大桥,经过向东大桥后,沿沟谷走到原向东乡,沿河谷至与鲜店交界的云华村,再到鲜店双柏树村,一路向上,到鲜店车站附近,这条路既近,又易建设。当然这条线路如果沿沟谷地带,会占用一部分耕地,但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土地撂荒已突现,因此占一点土地远比没有公路有用得多。
3.根据最近几年的观察,蓬安很多乡村,在村的人数几乎只有户籍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当然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可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可谓是自行移民,也可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开发,以及这些山区的水土保持,环境美化;坏事:农村公路进一步没有管,有的村公路无法通车,使得在村的人员,主要是老人出行特别困难。),随着农民工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回流,对于加快城镇化的同时,农村也不可放松,制约农村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公路建设。
4.蓬安鲜店,蓬安平头,蓬安诸家这几个乡,改革开放以来,一致被蓬安的边缘化 , 一直是舅舅不亲,姥姥不爱。改革开放以来,这附近的老百姓一直羡慕仪陇所谓的穷县,以前上交提留交得少,这几年来公路建设比较好,因此一直希望划规仪陇,不希望留在蓬安所谓的富县。为什么不愿留在富县,我想大家都很明白,阳光没有普照这边穷山恶水。
5.根据南充西充蓬安同城化规划的进程,这几个边缘化的小乡镇,将有可能进一步被边缘化,因此希望蓬安县的官老爷们为边缘山区人民想想,不管是踢出去归仪陇,还是把这几个乡当上门女婿看待,至少能相对公平一点对待。
6.关于村级公路现状:就拿鲜店乡盐井坪村(五村)的村级公路,十年前还可以通车,到2012年底,这条村级公路是不能通车的,所谓的村村通已百分之百,与政府工作报告不相符吧!官老爷们你们在宣布你们的政绩时是否只是注重数字,而没有注重事实呢?以鲜店盐井坪村为据,此村公路因滑坡,导致公路中断,未断部分也只有久睛之后方可通车,请官老爷们实地走走或访访吧!
7.关于农村修公路投资之事,可行性大吗?以鲜店盐进坪村为例,本人经过调研,有户籍的人口大约有五百人左右,我曾问过此村的支书,但是在村里住的人大约也就四五十人而已,连死了人抬棺材的人都难找,几乎要找几个乡镇的人才能找齐,并且几乎都是四十多到六十岁多的老人抬棺材,要说投工我看是不现实的,要说投钱,估计能联系到的人最多也就两百人,能有资金投且愿意投的人可能为数不多。其原因之一,因为一部分人有能力的,已在城里或其他地方安家,因此能投且愿投的人不多。之二,如果是人民投资修五公里的山路,国家按25万每公里,大约每公里的造价是45万,还差一百万左右,资金的缺口很大,现在村里的人也就四五十人,对于穷山沟的人民来说,可谓是天文数字,恐怕这一辈子他们也看不见水泥路,只有带着失望走进坟墓,请官老爷们为这些村民想想吧!
关于蓬安县的官老爷们来说,想要甩掉包袱也是可以的,我给你们一个建议:
1.将这几个乡划规仪陇。一是可以让蓬安所谓的富县进一步富,甩掉包袱,二是这几个乡离仪陇县城较近,被边缘化的可能性小一点。
关于这几个乡的老百姓来说,我也给你们一个建议:
这几个乡的大致特点几乎是山区穷困乡,能拿钱出来修路的钱不多,为了你们能早日可以通车并少为钱的事担心,关键是想办法,除了投资以外,还可以有以下办法:1.先立项修通沙石路,这样最起码四米五宽的路基可以先修好,这部分政府可以按每公里20万元补助,有了好的路基;以后再重新立项修水泥路,再修水泥路时,按每公里25万的补助,所需费用基本持平,即使差一点,再紧紧裤腰带,达到通水泥路的梦不会太遥遥.说白了,关键是如何能立项建设,才有可能达到你的期望。
家乡的官老爷们,也许认为我是一个刁民,曝了一些实料,但我问心无愧。为了家乡的人民能走上水泥路,即使让我蹲几个号子,吾也在所不惜,只要老爷们能听听人民的呼声,办好这些事,相信人民会为你们歌功颂德的!
一个希望家乡人民均衡发展的建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