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将进入太白县 太白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东南部,地处秦岭腹地,峰岭陡峭,,地面崎岖,海拔高在740~3761米(太白山,为陕西省最高峰)之间。河流有石头河、红岩河、太白河等。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年均气温7.7℃,年降水量751毫米。东距西安市180公里,西距宝鸡市6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人口: 5.1万(2010全国六普) 方言: 周朝国语、雅言——陕西西府方言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褒斜古道、二郎坝、黄柏塬、鳌山、太白山等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因秦岭主峰太白山而得名。全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北连秦川,南通巴蜀,姜眉公路、洋太公路穿境而过。为川陕之要冲。境内海拔在740——3767米之间,相对高差3027米各类地貌具备,山、川、河、谷兼有。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太白山,而著称第二高峰鳌山均以险、要、奇,被户外运动爱好者奉为全国最佳的6条旅游线路之一。这两座秦岭高峰将太白县划分为南北两块,两山以北富有北方特色和风情;两山以南具有南方的特色和风韵,特别是以二郎坝为代表,稻田成片,水牛成群,素有“小江南”之美称。有清风峡森林公园、石沟瀑布、大箭沟等自然风景区。景色优美,有时候还可以有幸一睹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风采。 太白山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文化,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唐宋以来,有数十位古今名人学士曾慕名游览太白山,留下100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登太白山》诗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随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明末清初,关中大儒李雪木曾长期隐居太白山下,写出了《槲叶集》。近代,国民党元老于佑任上太白山,写出了《太白山纪游歌》,盛赞太白山美景。 唐诗人杜甫有“犹瞻太白雪,喜谴武则大”之比喻。柳宗元的《大白山伺记》写道:“雍州五南界于粱,其山日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淌已也”;元代朱锋《太白山》诗中有“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了起”之诗句;元《一统志》中载:“山(太白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浩然”;明代王听《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的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颠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