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更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汉武帝西出追击匈奴的前进基地,还是西夏李元昊突袭敦煌的大本营。在这里有雷台汉墓、大云寺、鸠摩罗什寺、百塔寺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景点。
一早抵达武威的西大街入住如家后,走到勤俭巷去解决早饭的问题,早饭过后立刻前往文庙。在这座全面禁止烟火的古建筑内,工作人员在悠闲地抽烟喝茶玩手机。在这里给笔者的感觉是为了圈钱而维护的一个博物馆。文物维护的还算到位,但是各种的假大空交织在一起。如果没去过的朋友完全可以忽略这个景点了。
在文庙一街之隔的西夏博物馆,反而更吸引笔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应该出现的一个朝代和一种文化,西夏过和西夏文字处处透露出一种鸡贼和大愚若智。在公元881年(唐帝国时期)由党项人在夏州建立的分裂割据势力,在被册封后成为定难节度使时代割据。
大云寺为东晋十六国凉州牧张天锡升平之年所建造。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天下诸州各置大云经,遂称大云寺.解放后,文物部门从别外搬迁来火神殿、春秋阁等古建筑,与古钟楼组成今日大云寺规模。现在的大云寺的火神殿则已经成为神棍半仙儿们的利润增长点的固定场所。
门口的这对石狮子受风水雨打1千多年,已经是伤痕累累。而他们才是见证大云寺历史变迁、未来发展的最好见证者
笔者原本计划午饭则省去太多的麻烦,或许开封菜或许麦德劳等快餐,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抵御美食的诱惑-邱家行面
三套车是行面、腊肉、茯茶的统称,是最受武威欢迎的套餐组合。 下午的行程第一站雷台。
被郭沫若命名的中国之瑰宝的马踏飞燕正是出土于雷台汉墓。真品先存放在甘肃省博物馆。
雷台汉墓是“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 雷台汉墓砖混结构,靠的是精确的计算和施工,现将汉墓内搭建骨架,然后层层搭上墓砖采用地方顶园风格,砖墓所有的重量全部被分散至四角,但力矩最中点就是墓顶的定心转。如果定心转取下全墓室将瞬间倒塌。在雷台汉墓出土的所有真品都存放于甘肃博物馆,而早在1400年前这座汉墓就被盗取,手艺人们将盗洞打在主墓室墓墙侧面,绕过去了墓道和定心砖避免了被机关所伤及对定心砖的伤害。成功盗取无数珍奇宝藏
武威的午后温度还是很舒服的至少没有北京的38度那么邪恶。
在西北几乎每天都要开空调,而为发动机舱散热则尤为重要,尽管耽误些时间还是要这么做的。
全天游览最后一个景点距离武威市区20公里的百塔寺。
白塔寺,藏语称作谢尔智白代,即东部幻化寺,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
行至此对西北的美食已经有些了解,作为一天中最为重要的晚餐,笔者更是极其看重。在雷台游览的时候听工作人员说秦记羊肉馆是武威很出名特色菜馆,以做羊肉而著名。色香味异性全具备的这顿晚餐,费用也是不便宜了,羊排70
一斤,黄焖牛肉48
一 份、百合28
元、米皮18
元。要是按照这个状态吃下去,估计笔者就要提前回家了。 而接下来的张掖段则更加有意思,·夺匈奴的焉支山,明代的古长城、丹霞地貌,不仅有天然景色,更有耐人寻味的历史遗址。
从武威继续走G30前往张掖。笔者从武威往张掖开,海南的香蕉运往新疆,新疆的哈密瓜运往东北,这就是中国物流的NB之处。而且全部运输周期不超过4天。
到了张掖!
在张掖的电力酒店办理了入住手续后 第一时间开往焉支山。
4块钱起步的出租车,不过看轮毂应该是新款的BYD F3。采用1.5反制式发动机。
历尽千辛万苦(走错了路线)终于抵达!焉支山:隋大业5年(609年),隋炀帝西行时,登此山谒见西域27国使臣,甘、凉州府派仕女歌舞队在路口朝迎,史书多有记载。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虽居焉支山,不到溯雪寒"的绝句,也使焉支山名扬华夏。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某个连电子地图都没有标注出来的小山村外围,看到了曾经威武雄壮,现今已经破败不堪的长城烽火台。
到了山坡顶上,问过老乡后找到了一个可以停车的地方,但是发现土质松软。 走高速或许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抵达目的,但是却丧失了看最原汁原味特色风景的好时机。
无处不在的长城。
甘州市场的小吃摊,在这里笔者吃到了一碗令人黯然神伤的清汤牛肉。
笔者只是对杏皮茶感兴趣。
带着一丝留恋完成了一天的行程。而大佛寺和著名的丹霞地貌则交给明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