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供大于求、销售疲软的严峻形势下,四川省安县稳定了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推进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安县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四川省第一批优质水稻基地县、四川省农机示范县、四川省现代农业重点县,素有种植杂交水稻制种习惯,常年制种面积在3.5万亩以上。 2012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4.03万亩,总产量近900万公斤,产值超过亿元。 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安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快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确保种子生产安全,农民增收致富,安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安县2011-2015年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规划》,对2011-2015年制种产业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核心区、重点区、辐射区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今年, 安县在种子市场供大于求、销售疲软的严峻形势下,在全县12个乡镇95个村,稳定发展制种面积3.91亩,制种组合达30多个,在塔水双埝、乐兴黄桷、永河梓潼、花荄雍峙等地打造标准化制种基地6000亩, 顺利完成了基地发展任务。 为了鼓励粮食生产(制种)发展,安县连续几年来都出台了《关于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关于表彰奖励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以及相关激励措施,鼓励发展种植业(包括制种),每年专门对粮食生产(制种)中做出了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设“丰收奖”5个,设“种植大户”10个,对获得“丰收奖”的单位奖现金10000元,对获得“种植大户”的农户奖现金5000元,通过建立奖励机制,使安县制种大户不断增多。 近年来,安县加大农业项目整合力度,整合“5.12”灾后农田修复项目3400万元,整合农业、农发等涉农项目11个资金6220万元,重点加强制种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6.85亩,培肥地力6.85万亩,有效改善了制种基地基础条件和生产水平,为制种产业健康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 几年来,安县不断探索农业机械在制种生产、赶花和收种上运用, 2012年5月14日,国内首台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插秧机在安县塔水镇春林村首次进行了试用,为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做了有益的尝试。
(来源:中国日报网 姜冬冬 编辑:蔡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