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89|评论: 26

[文朋诗友] 乌龟石上惊雷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0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龟石上惊雷响
上两老街是米仓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同发源于光雾山主峰的两条河在这里交汇。一条从寨坡乡溪口村曲折、蜿蜒,湍急流下;另一条经后坝村,幽静、平缓、涓涓细流投入大河怀抱,两条河在老街河坝处交汇后,形成一个凹字形的石底小潭。潭中有一大一小酷似母子乌龟的石头。小的在潭中时影时现,大的就静静蹲在这两股水的交汇点上,头颈向北,体态略成椭圆,上下微拱,维妙维俏如同乌龟的活化石。它就那么蹲着,很安详,任凭碧波荡漾,潋滟抚它而过后,翻下一道小岩坎,跌入下面一个绿悠悠的大石潭。潭面上有一座古朴的石板桥高高拱起,与它自身的倒影构成一道彩虹,在巉崖断壁,古树老藤映衬下,深邃而清雅,十分壮观。过路的人往往都要停下来小憩,歇歇脚,喝喝凉水,听听溪声。都会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感到惊叹,少不了谈论这乌龟石美丽的传说。
不知从哪朝哪代起,先民们就发现了它活灵活现的奇妙,平时蹲在那儿,安安稳稳,如同忠于职守的“门神”;有时也会悄悄移动,(据传只有时来运转的凡夫之人才能看见)却又悄悄移回来,始终不肯离开那固定的“岗位”,不管多大的洪水都没把它冲走。同时,也是当地人观察天气的“睛雨表”,只要白色的浪花漫过乌龟石背,必定雨过天晴。世世代代就这么口碑流传,从古到今都是这么说。解放前,山里“走龙”,雷霆暴雨,山崩地裂稠乎乎的泥浆混和着山石,急泻直下,浩浩荡荡,席卷了沿岸田地,许多巨石都搬迁移位,为有乌龟石,却仍旧蹲在那里,安然无恙。
它,就是那么神奇。随着人们的代代相传,越来越奇,以至成为了一只能镇住风水,降妖除魔的灵龟了。再配上缥缈的意境幻想,说的人听的人都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一个无比舒松、无比惬意的魔幻世界。
我从小生长在大山深处的上两乡,童稚的天真还使我对它生存和神奇敬畏,长大后我阅历许多关于乌龟石传说,又使我发现它的奥妙所在,而更加真爱起它来了,还有那尊不能浮出水面灵动的小乌龟石,给这处原本就绚丽景色平添了一层神迷的色彩,人们觉得周围的东西也都有了一股灵秀之气。使得周围的生灵与自然显得那么奇妙;那么协调;那么和谐;叫人的思绪也流畅起来,精力也充沛起来,眼睛也清亮起来,胸怀也宽阔了许多。这大概就是乌龟石神奇所在吧?
有着大巴山人一样的性格的上两人,忠厚淳朴、勤劳勇敢、不畏强暴。早在1925年,木匠邓鼎侯聚众起事,反对军阀的苛捐杂税和地方豪强的剥削欺凌,杀死军阀头目,占领县城,开仓济贫,民众敬佩不已。邓木匠坐知县的佳话至今仍流传南江民间。1933年红四方面军解放了上两,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民众捐款捐粮,送子参军,打土豪斗恶霸,十分踊跃。19343月徐向前元帅就站在这块乌龟石上动员军民北上抗日,正因为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两年多,剿匪惩霸,杀富济贫,开仓放粮,有着坚实群众基础的上两片区人民,似红军为亲人,父送子,妻送夫,十分踊跃参军,当天就有800多名青少参加红军,随红军到了陝北。还留下有赵明恩领导的红军火种——巴山游击队。在上两至桃园的莽莽林海中与敌人周旋,浴血奋战三个春秋。在家的父母,妻儿为了保佑红军打胜仗,祷告亲人平安,常在乌龟石旁边的三关庙烧香祀福,昐望亲人早日归来,有这样一首红军歌谣这样唱到:
高高山上一杆旗,红旗飘飘到陜西,
保佑红军打胜仗,亲人在家等着你。
南江是一片红色沃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全县有2.2万名南江儿女参加了红军,1.6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南江人民为缅怀先烈,把红四门、禹王宫、将军石(乌龟石后来称将军石)和巴山游击队旧居等革命遗址修茸保护,如今成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后人世代瞻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7-3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建军节来临之际缅怀为中国革命献岀生命的先烈!
发表于 2013-7-3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的删除。 本帖最后由 没事儿偷着乐 于 2013-7-30 09:59 编辑

发表于 2013-7-3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回复怎么不见了?重来!

psu.jpg

红圈内就是乌龟石,可惜一条清澈的小河,被一家尚未投产就濒临破产的铁矿祸害成这样,叫人心疼啊!

很久以前写的关于乌龟石的小文:[url]http://user.qzone.qq.com/705475107/blog/1318235008[/url] 本帖最后由 没事儿偷着乐 于 2013-7-30 09:40 编辑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7-3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3-7-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隔壁,跟个贴还要审核。

发表于 2013-7-30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红军先烈,不忘革命历史。发扬红军精神,共建美好南江。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很久以前,在两河口的后山坡上有一只千年乌龟精,由于身居旱地多年,想要回归水域。在一个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的夜晚,老乌龟伴随着山洪,裹挟着泥石流,翻滚到河流中间,变为一坨巨石,享受着渴望已久的碧水黄沙。由于巨石形似乌龟,所以它也就有了“乌龟石”的名号。当年红四军路经此地,将士们露宿两河口,徐向前将军曽站在乌龟石上做过动员报告,后来人们也叫它“将军石”。

发表于 2013-8-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人拜读了。: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高山上一杆旗,红旗飘飘到陜西,
保佑红军打胜仗,亲人在家等着你。

发表于 2013-8-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哥手上一杆枪,随着队伍到南江。高山顶上红旗飘,阿妹想哥在心上。

发表于 2013-8-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上两人,似曾相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命名.gif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8-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文字功底相当好,不妨买一个卡片机,拿起就可拍:图文并茂,南江一绝!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0106g4g7ftdqnbq78snz.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前,山里“走龙”,雷霆暴雨,山崩地裂稠乎乎的泥浆混和着山石,急泻直下,浩浩荡荡,席卷了沿岸田地,许多巨石都搬迁移位,为有乌龟石,却仍旧蹲在那里,安然无恙

发表于 2013-8-2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南江是一片红色沃土。我为之自豪。

发表于 2013-8-2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大作,写得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夫高见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