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在家闲着没事干,出来找找兼职,既能积累社会经验又能赚钱。”7月26日,在校大学生罗华正在眉山城区三苏路一招聘栏前寻觅合适的暑期工作。暑假是大学生兼职的供需旺季,各种各样的兼职信息随处可见。可天上不会掉馅饼,在鱼龙混杂的兼职市场中,想要暑期兼职的市民可一定要“擦亮眼”,以防被骗。 【喜悦】兼职能赚钱 还能攒经验
学校刚放暑假,大学生尹丹就在眉山城区一家教中心找到了一份英语辅导的工作。
家教中心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尹丹负责教一名初二的男孩英语,每天的上课时间是3小时。一个月之后,这个男孩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尹丹也领到了他的酬劳:一千多块钱。
钱虽不算多,但尹丹很知足。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的暑期兼职了,他的父母也很鼓励他多去实践。尹丹认为,在打工的过程中,他能学会更多社交原则,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这是比金钱更加宝贵的。
【当心】回报很丰厚? 当心掉陷阱
近日,一名操着外地口音的沈老汉来到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区分局哭诉,他的儿子沈聪(化名)已经失踪了好几天。
沈老汉来自江苏盐城,22岁的儿子沈聪在湖北荆州上大学,刚放暑假沈聪就没了踪影,再也联系不上。沈老汉从沈聪的通话记录里发现他曾和归属地在眉山的电话有过联系。寻儿心切的沈老汉便独自一人来到眉山寻子。遍寻不着,沈老汉来到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区分局寻求帮助。该局民警在了解情况后分析,沈聪极有可能是被骗进了传销窝。
民警锁定了沈聪联系过的眉山号码,通过连续一天一夜的摸排走访,终于在苏祠路某幢建筑内发现该传销窝点,并一举解救出包括沈聪在内的六名被骗传销大学生。据民警介绍,暑假期间,一些传销分子利用大学生勤工俭学、急于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的心理,利用介绍工作、招聘实习生等名义,以轻松、高薪报酬为诱饵,诱骗学生,并采取限制人生自由、上课洗脑等手段,逼迫受骗人交纳费用。
民警提醒,求职者在找工作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疑似传销的组织应向工商管理部门咨询,一旦发现身边有传销组织要及时向工商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举报。
【警惕】凡事多留心 别忘签协议
除了通过网络和自己寻找用人单位外,不少大学生会选择通过职介所寻找暑期工作。准备暑期打工的大学生们该怎样避免遭遇“黑中介”呢?
对此,眉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大学生去职介所时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正规中介机构除具有中介许可证之外,一般会将营业执照悬挂在大厅等较显著位置。
找到工作后,一定要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书面协议,明确劳动时间、工资标准、工作条件等内容。对于用工单位提出的收取押金或保证金以及扣押身份证、学生证的要求,学生有权拒绝,以防止钱财被骗、证件信息被非法利用。如果在求职和工作中发现受骗或人身、财产权利遭到侵犯,应该及时报警,通过公安机关帮助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