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964|评论: 41

[诺水风光] 李蕃(李翰林父亲)墓前紫薇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蕃(1621~1694),字锡征,号懒菴,又号振公,通江县兴隆乡人。李蕃少小聪慧异常,却饱受社会变动、家人离乱之苦,至36岁中举,49岁出任山东黄县县令。他在哪里做官,就喜爱那个地方,热爱那里的人民,为那里的老百姓办实事。刚上任即着手解除黄县“四累”,做出复廛肆,均社甲,更风尚,端士习,灭税课,除杂费等措施,较快的变“四累”为“四利”。同时大刀阔斧的整顿县政,拒收下属财物,请罢转运木材夫役,拒行“加粮晋秩”恶例;亲手清理并纠正浮丁浮地,解除贫苦农民丁纳不公的痛苦;大力招抚流亡孤苦,使黄民全活者甚重。还应节报请蠲赈,供给牛种,施粥赈济,并在连年大旱时,代民纳税输赋。如此仁厚爱民,深得人民欢呼至爱。他行政无私,效率极高,执法平恕,不假宾佐,山积案牍,瞬时结清。曾于朝食一时,判结五十余件,各诚服离去。任职九年,贿赂断绝,请托不行,人民赖以生息,深受黄民爱戴。康熙十八年(1679年),黄县一夫妇被杀,蕃查实为“奸杀”上报,登州府派副职李某,接受重贿,私嘱蕃“鬻状”,遭蕃严词拒绝,李副便密改供词,定“奸杀”为“盗杀”,以失罪诬蕃,下狱论死,被逮时,黄民遮道号泣而送者万余人,下济南狱,民叩狱门问起居者络绎不绝。次年下京师,关宛平狱,民相随伺候者,日数十辈。绕园泣门外,且有贿监入狱,为其鼓扇至深夜分者。热审减罪,谪戍辽西(山海关),黄民犹不惮数千里赉粮肉衣服,以为馈饷。蕃面对诬陷,无怨无悔,无一字申诉乞怜,坚信人民。其刚正也如此。其在黄德行仁政,具在民心口碑,亦无半句矜夸自负。遇赦后,居芜湖两岁,还归故里。公一生坎坷,命途多舛,但始终坚守道德,节操凛然。临终《示儿》文中,说“君子要做世间不可少之人,须存人前可说出之心。”充分讲出了他做人做事做文的鲠介光明,真是事无巨细没有不可直面天地日月和广大老百姓的。遗嘱三事,犹以修己治人之道训示后人。于康熙甲戍年二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年73岁,终其一生言行一致,令人敬仰。
P1030671_conew2.jpg
李蕃墓(位于通江县兴隆乡紫荆村六社)

P1030682_conew1.jpg

P1030689_conew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8-2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大力研究,挖掘,弘扬翰林文化。

发表于 2013-8-2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梦 发表于 2013-8-2 09: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当大力研究,挖掘,弘扬翰林文化。

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汝霖为李蕃写的墓志(图)
P1030711.JPG

许汝霖:[清](?-1720),生年不详,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浙江海宁硖石人,字时庵,号且然。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选庶吉土。曾督江南学政,厘正文体,整饬士风,选拔人才。试士既竣,置酒于君山,大会诸生,一时传为盛事。二十六年,典试四川,四十二年。总裁会试,选才恰当,时称得士。又曾出修子牙河,悉心规划施工,沿河八州县免除水患。历任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后晋升礼部尚书兼理吏部(官一品)。后告归,康熙亲书“清慎勤”匾额以赐。他熟读经史,文章词醇理正。归里后筑“也园”于东南湖,读书著述;创办东山书院,集当地文人学士读书课士以终。汝霖性孝友,行谨饬,工于诗文,著有《易经说》、《钝翁文钞》、《四书大观》、《德星堂文集》传于世。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P1030698_conew1.jpg

发表于 2013-8-3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翰林文化

发表于 2013-8-3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自古文化就不发达,李氏一族能够在偏远的兴隆山沟沟里,通过艰辛地苦读与奋斗,做到一家两举人一进士,实属不易!并且父子最后都终老兴隆故里,可见其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所以,挖掘其文化传统,对通江来说一可弘扬其爱家乡爱通江的精神,二可为通江增添一此文化传承,可以达到前人激励后人的目的。
      通江现在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而名人效应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通江现在舍近求远打造一些不切实际地乡村旅游区,其效果是不会明显的,希望政府在兴隆翰林故里多做点文章,这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帖最后由 桩子梁 于 2013-8-3 08:42 编辑

发表于 2013-8-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兴隆人。确实应该弘扬翰林文化。
发表于 2013-8-3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地方!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8-3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翰林文化,从你我他做起。

发表于 2013-8-6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李氏家族又要出人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林我的家 发表于 2013-8-6 1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看李氏家族又要出人才了

谢谢您的吉言!!

发表于 2013-8-6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哈。

发表于 2013-8-6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好!向你学习,同道

发表于 2013-8-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李翰林的 子孙们有哪些  还能够联系不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97721911 发表于 2013-8-8 14:11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李翰林的 子孙们有哪些  还能够联系不


李翰林的子孙现在上万了,如果您要联系,加我qq:569307108 本帖最后由 巴山醉客 于 2013-8-8 21:07 编辑

发表于 2013-8-10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年去过李蕃墓地很荒凉凄落的感觉。好象墓也被人盗过(幕上面很大很深一个洞直径约0.8-1尺)。坟后流传的万卷书也被杂草树木遮盖。现在看样子有人维护了。也是一件好事。
0035432bcfbbj4jfwhjppb.jpg

本帖最后由 巴山茅舍 于 2013-8-10 22:21 编辑

发表于 2013-8-1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