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一瓢的日子,一针一线的穿梭,婆婆爷爷已经牵手走过了53个年头。好像是一眨眼的时间,却像是推着石磨,把时间都熬成了粉末,煮成了一锅热粥。
1961年:书生邂逅职员为爱三迁工作
1961年,合川合阳镇。从合川专科学校农业专业毕业的爷爷认识了在国营蔬菜公司做营业员的婆婆。年轻时候的爷爷性格腼腆,喜欢读书的小伙儿,婆婆是个乖巧玲珑、工作勤恳的小姑娘。
婆婆家境殷实,为了得到婆婆父亲的认可,爷爷可是下尽了功夫。一次,镇上组织看坝坝电影,爷爷得知婆婆一家人也会前往,他早早守在了场地上,给他们占据了一个前排的“观影位置”。而在这之前,他也去详细了解了电影的背景知识,坐在婆婆父亲旁边的爷爷,一边看电影一边给老人家讲解,从那时起,用婆婆的话来说,“收买了我父亲的人心”。
两人相见如故,在崇尚相亲的年代,他们自由恋爱。半年后,爱情修成正果,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受过高等教育的爷爷很快在单位获得领导赏识,在提拔他做办公室文秘的过程中,却因故被调离到粮站去工作了。一年之后,第一个女儿出生,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爷爷去了合川柏树村民办中学教书。可是民办中学教书的工作工资不高,在第二个女儿出生时,爷爷毅然去了烤酒厂。
站在炙热的曲窖上,架柴而烤。浓烈的雾气中,爷爷瘦弱的身躯,用尽全力去搅合的五谷杂粮,水之形、火之性,阴阳和、万象生。婚后五年,爷爷当上了酒厂领导,三个女儿相继出生,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60年代:二十平米的房子六个孩子的小凉椅
爷爷婆婆带了三个女儿,同时还帮忙带着亲戚家的三个孩子。六个孩子挤在一间20平米的房间里,爷爷自个儿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个小凉椅,婆婆下班回家,挨个给孩子洗澡,让她们穿戴整齐。六个小孩如今也长大成人,每当回忆起那六张小方凳儿,整整齐齐放在家里,就像是童年一道彩虹桥,架起了彼此的快乐与回忆。
物质生活并非充裕的条件下,婆婆爷爷却让孩子们过着幸福的童年。“他们都让我穿得很漂亮,很多同学都羡慕我。不管工作再忙,每天都会帮我检查作业,培养我们的特长爱好,那个时候我学小提琴,我妹妹学武术,在当时那个年代很不容易。”大女儿说道。
结婚后五年,婆婆当上了门市部主任。负责管理三个门市的账务工作让婆婆有点吃不消,爷爷就经常教她做账,帮他整理粮食凭票,经常和婆婆一起加班到深夜。
斗转星移,岁月穿梭。转眼女儿们都长大成家。爷爷婆婆又开始带他们的孙儿孙女,像以前对孩子们一样尽心,在孙儿孙女眼中,他们也是可爱的老人家。
“最难忘的,是婆婆做的牛肉酱。”小唐(长孙)回忆说。如今已步入工作岗位的小唐,吃着婆婆做的饭菜长大。大学寒暑假回到老家,他都会让婆婆做满满一罐的牛肉酱带去远在珠海的学校。“同学们都喜欢吃,经常让我多带点儿。”
日子也就这么过去了,平凡也彼此相守。用爷爷的话来说,“她是个急性子,和大多数女的一样会瞎着急,这个时候就耐着性子听她唠叨。”唠叨唠叨着,他俩也一起变老了。
2013年金婚爱情:选择了,确定了,就要相守一生。
今年是婆婆70大寿,也是他们金婚的第三个年头。爷爷眯着自己花白的眉毛,浅浅地笑着,他预谋已久的生日礼物————一件貂皮大衣,要在婆婆生日当天,亲手送给老伴儿。
他们去过北京看北戴河,寻访过洛阳的龙门石窟,乘船游过三峡山水,在武汉三江口看过惊涛骇浪。
近几年,爷爷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视力急剧下降。用他的话来说,“看东西只能看个轮廓。”于是老俩口出门,婆婆都要牵着爷爷的手,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孩子的手。
爷爷婆婆还是会因为生活琐事拌嘴:看什么电视节目,吃什么蔬菜水果,坐什么交通工具,无一不在拌嘴的范围。婆婆一横眼,爷爷就立马沉默不说,这时候婆婆也就展眉言和了。
于是乎,婆婆爷爷的婚姻生活就在这些小小的争执和质朴的爱中,继续着金婚的脚步。
老俩口2013年6月在成都宽窄巷子。
微博账号:口不择岩的Nicole 本帖最后由 格格穿越ayi 于 2013-8-13 10:32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