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2日22时左右,36岁的河南信阳打工者陈小龙在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玉都豪汇KTV门口,以拉客为由,将18岁安徽女孩郭某用三轮电动车载到僻静处,以水果刀、电棍威胁,将她双手双脚绑住,嘴巴封住,强行带到自己出租屋偷偷挖好的地窖内,用锁链锁住。期间,陈小龙多次强奸女孩。女孩利用随身携带的指甲刀,磨断锁链,跑到气窗大喊救命,周围居民闻声报警,女孩11天的地狱经历才告结束。(2013年8月6日腾讯新闻)
犯罪嫌疑人囚禁并强奸女孩的犯罪动机是什么呢?犯罪嫌疑人自称是“受了《十宗罪》、《末日蟑螂》等网络有声小说启发”。网络俨然成了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始作俑者。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上网已经成了很多人打发闲暇时光的最好方式之一。不置可否,网络具有开阔网民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知识和信息等作用。但凡事有利就有弊,网络也充斥着各种非法、虚假、恶意、淫秽等信息,这些信息不同程度地侵害了人们的权益,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扰乱了互联网发展秩序,甚至危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如何控制、治理网络不良信息,将网络变成网民的“良师益友”就成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课题。
虽然国家对互联网不良信息传播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采取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措施不能标本兼治。笔者认为,要控制、治理网络不良信息传播,需多措并举,采用政府立法、行业自律管理、技术手段过滤封堵不良网络信息内容、推广绿色上网软件、实行家庭自我管理等多种手段并用的综合管理模式,才能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控制不良信息的泛滥蔓延,规范净化网络空间,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全体网民应积极行动起来,不上传、转贴不良信息或者看见有不良的信息、网站立即向网监、坛主等举报,使不良信息无处遁身。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地控制、治理网络不良信息,净化网民心灵,使网络成为网民的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