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成都分行:灾区银行暂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灾情发生后,人行成都分行迅速作出反应,决定在总行新下达的再贷款、再贴现限额基础上,调剂增加原有限额,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15亿元,支持重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增加信贷投入(其中,成都 4亿元、绵阳3亿元、德阳3亿元、广元2亿元、阿坝1.5亿元、雅安1亿元、甘孜0.5亿元)。并对再贴现需求较大、有再贴现窗口的成都市、绵阳市增加再贴现限额10亿元(成都、绵阳各5亿元)。 同时,该行征得总行同意,对受灾严重的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广元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六市州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5月20日暂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将明显增加上述地区有关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对增加四川信贷投入、提高抗震救灾自救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四川银监局:力保全川银行正常营业 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四川银监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于当日深夜对全省银行业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要求全省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和银行业机构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全省银行人员、金库、资金、财产安全,并抓紧恢复受损的银行营业网点,在保持正常营业的同时,统筹安排资金调度,保证存款正常支取,救灾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保证受灾企业正常的流动资金需求,对受灾个人的生产生活资金需求要优先满足,全力支持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中国银行:捐款增至2300万元,董事长赴灾区慰问一线员工 中国银行13日晚决定,再直接向四川省人民政府捐款1000万元,用于支持受灾最严重地区的人民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加上该行此前向灾区捐赠的1000万元及由中银香港捐赠的300万元港币,中国银行集团已累计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人民币2000万元,港币300万元。 当日下午,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副行长李早航连夜赶赴都江堰、绵竹受灾严重地区,实地了解分行营业网点的受灾情况,慰问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广大员工。 交通银行:“绿色通道”力保救灾资金汇划 灾害发生后,交通银行立即成立抗震救灾应急小组,研究并部署各项抗震救灾工作,并向四川捐款1200万元。目前,交通银行全力维护支付系统、国库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专为抗震捐赠款项汇划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免除一切费用,力保上述资金安全、及时、准确到账。 16日,交通银行成都分行向四川省红会捐款900万元,并部署全辖各分支行坚持开门营业,全力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同时,交行还设立了“抗震救灾信贷支持特别通道”,对成都等受灾较重地区分行上报的有关抗震救灾授信业务,给予急事急办,确保24小时完成审查审批。而在信贷投向上,该行加大了对抗震救灾直接相关的十个重点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包括:救灾物资、电网电力、公路交通、电信通讯、供水供气、工程机械、水泥建材、医药器械、石油化工、建筑施工。 华夏银行:向四川灾区捐款1200万元 华夏银行5月14日宣布,该行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四川地震灾区紧急捐款1200万元人民币。该行成都分行在做好自身抗震救灾的同时,积极组织本行员工自愿捐款,5月15日当天,该行共有354人捐款12.14万元。 民生银行:向四川灾区捐款1000万 民生银行高管层在获得发生地震的消息后,立即在全行发出募捐倡议书,一天内募集资金1000万元,并将此款迅速发往四川灾区,帮助灾区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工行、农信社:帐篷银行保灾区金融服务 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5月14日下午在都江堰支行东门分理处门前用帐篷搭建了应急业务办理点,目前已恢复大部分个人业务和部分对公业务,一台ATM机恢复正常方便居民存取款,对公业务优先办理财政救灾款和部队款项划转,办理了全市第一笔金额为20万元的现金支票赈灾款业务。成都市农村信用联社15日上午11:00在都江堰设立两个帐篷银行,18名员工在帐篷银行办理对公、储蓄和小额贷款业务,当天办理业务7笔,其中1笔为拨付救灾资金1000万元。 成都商行:金融服务车开进都江堰 15日,成都市商业银行租借两台公交车,开进了重灾区都江堰,在服务车上办理对公和储蓄业务,持续向灾区灾民提供金融服务。 (转自四川经济日报《新金融》周刊、四川城乡金融网 记者卢锦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