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902|评论: 155

川西自驾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0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西自驾游

                                                          作者:果州米山

   四川人常骄傲的自夸:“中国的美景在川渝,而川渝的美景在川西”。我先后与朋友开汽车自驾游过贵州、青海、甘肃和若尔盖、红原一线,一直盼望能到川西自驾游。2010年国庆长假前,儿子为实现我这一心愿,不断地在做出行前的“功课”和物质准备,并在网上联系同路行的车友。儿子告诉我:“许多车友,得知老爸己快年满花甲,担心你有高原反应,都委婉谢绝,”“我还没敢说你还要开车哟。”听后,我非常懊丧,在80后的眼中我己成了考古“文物”了吗?儿子看出了我不服老的心思,为了却我的心愿,长假一到,儿子又在网上不断地联系同行车友,并从网友中得知,国庆长假到川西一线旅游的,已人满为患,塞车严重,住宿暴满……儿子对我说:“我们‘避实击虚’,等前三天高峰过了再走,可先到成都周边去耍。”大家赞同儿子的想法,三号从洪雅的柳江古镇玩后回家,儿子又再在网上联系同行车友,临睡时,他告诉我:“有三辆车愿与我们同行,明天早上出发。”听后我们非常高兴,早早的休息睡觉了,等侍明天川西之行的出发。


   第二天我们起了一个大早,把准备好的帐篷、睡袋、衣裤,鞋袜、羽绒衣,照相机、小食品、常用药……等等装上汽车的后备箱。这时儿子又马上与在网上相约的车友联系,那知有两车突变了行程,不去川西的康定、新都桥、八美、塔公草原了。我们一家人只好与另一个车同行。另一个车的车主姓苏,是一个80后的帅哥,一人一车独行。他车技好,对人和善有礼,喜欢摄影,他说:“这是我第三次去川西,主要去拍秋景。”


   虽说是长假的第三天了,但成雅高速路上来往的车辆仍络绎不绝,我们的心情犹如急速的车轮,带着高兴与愉快奔向川西。小苏开车在前带路,儿子开车紧跟其后,下成雅高速,行至多营塞车了,车辆长达1公里多,只单边放行,汽车边开边停,极其缓慢地移动着。


本帖最后由 米山 于 2013-8-10 10:23 编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途中堵车
psb (21).jpg



本帖最后由 米山 于 2013-8-10 10:33 编辑

psb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小苏与他的朋友联系,得知在折多山一段,因发生车祸,塞车更为严重,有上千辆的车还堵在那。因此,小苏与我们商量后,果断决定走“冷线”,翻夹金山到新都桥。我们开车经天全县、芦山县,一路上无暇停车欣赏美景、对摆放在路边出售的各种精美的汉白玉石雕只能车览,一心赶路。到宝兴县城己中午一点过,找了一个餐馆解决了午饭,参观了夹金山红军陈到馆,看了看国宝大熊猫发现地的雕塑,照了几张相又上路了。

                                                      
“国宝”熊猫发现地
psb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宝兴县城到夹金山的山脚有四十多公里,为丘陵山区公路,弯多路窄,我替换儿子来开车。在前面引路的小苏,开出县城20多公里处,来了一个右转,上小路要去参观1839年由法国人建造的“邓池沟天主教堂”,我立马紧跟其后,突然看见一个告示牌,上书:“因地震教堂在修缮,国庆节后重新开始对外接待。”我急鸣喇叭,小苏停车后,我们告诉了他此情况,并向老乡打听,果真如此。我们在路边远眺了瑰丽的景色,到瀑布前留影,又掉头前行。


   高原出平湖


psb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昏时,我们车行驶到了夹金山山脚下。夹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语称为“甲几”,意为很高很陡的意思。当地留传着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在红军长征二万五的艰难险阻的征途中,见识了大雪山的淫威:“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红军英雄好汉们,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犹如神仙下凡,爬过了白雪皑皑的重峦叠嶂、耸突危岩、如削峭壁、连绵山岭、征服了海拔五千米的夹金山,演绎出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

                                                                              

翻越夹金山前抽烟提神
psb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要翻越川西之行的第一座大山---夹金山了。我心里真有点怵,面对如此地形莫测,山高坡陡、全为碎石路面的30公里盘山公路,而且气候变化异常,海抜较高……生怕有任何闪失,将家毁人亡。我赶忙抽了一根香烟,喝了一罐“红牛”饮料,再长长的深呼吸,提足精神,两手紧握方向盘,全神贯注的控制好方向和车速,娴熟又特别谨慎地驾驶着我的雪铁龙凯旋汽车,在山路上七拐八转向山顶前行。当车上行至最高处时,天已漆黑,顿时浓雾弥漫,其能见度,瞬间变为不足五米了,我马上打开车前大灯和应急灯,目不转睛的盯着道路和前面小苏汽车闪烁着的尾灯,并用余光扫视着路两边的悬崖峭壁和幽深山谷,紧跟着小苏的车,蜗牛式的穿行在雾茫茫的夹金山的山路上,慢慢的下到半山腰,云雾逐渐散去,但椄踵而至的是天老爷突然下起了密集的冰雹,打在车上“呯、呯”着响,我紧张了一下,仍手足不乱的小心驾驶着,好再冰雹没下多久就停下了。我们在大雾和冰雹的相随之下,终于颠颠簸簸、摇摇晃晃安全的翻过了夹金山。


夹金山下是绝壁峭壁和奔腾急的河流
psb (5).jpg
本帖最后由 米山 于 2013-8-10 10:31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夹金山上的崎岖山路
psb (4).jpg 本帖最后由 米山 于 2013-8-10 10:32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山后,在去小金县城的路上,小苏与他小金县的朋友联系,请他帮订住宿。晚上八点过,我们和小苏开车到了朋友帮订的宾馆----小金县政府招待所。到后,招待所总台服务员说:“假期客房很紧张,因是熟人来订,才想办法给你们留有一间标间。”面对只有一间客房,我们对小苏说:“你去住,因你一人开车,今天很疲劳,明天还要开。”“我们有睡袋,我们就睡车上。”小苏听后对我们说:“怎么让叔叔、阿姨睡车上呢。你们住客房,我到门卫办公室撘帐篷睡。”双方推辞了一阵,我们只好答应住客房。住宿敲定后,我们在政府街小吃店要了三菜一汤,饱餐了一顿。饭后,小苏说:“明天我们到新都桥,沿途美景多,我们边走边玩,早上七点钟出发。”我们点头赞同。在夜游小金县城返回招待所途中,我们在政府大门前的会师广场的小金红军会师塑像前照了相,又在政府大门左侧的全国重点文物“红军懋功会议遗址”前留了影。

        懋功会议旧址

psb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金县旧称“懋功”,1953年将懋功更名为小金县沿用至今。1936年红军长征经过懋功时,红一、四方面军在美心镇这座带有哥特建筑符号的天主教堂召开了团以上的干部参加的“同乐会”,史称“懋功会议。”

   
第二天早上七点过,儿子开着车紧随小苏的车,驶离小金县城向新都桥挺进。小金到丹巴55公里,柏油路面,路况较好,上午九点钟左右车至有“千碉之国”美誉的丹巴县。值得一提的是,丹巴秀丽的山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曲线天成,气韵毕现的玉雕佳丽,最有名的是“美人谷”了。在县城加油站给车加满油后,前往甲居藏寨。县城到藏寨4公里,多为盘山公路,道路狭窄会车困难。进藏寨要买门票,门票每人30元,凭老年证可减半。进入藏寨,如入世外挑园。寨子有240户人家组成,一幢幢寨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外形美观,风格统一,与房外的经幡,周围的树林、清澈的溪水,盛开的鲜花、觅草的牦牛、皑皑的雪峰构成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乡村画卷。我们步行在这恬静如诗的乡土,感觉无以伦比。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甲居藏寨
psb (7).jpg

psb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甲居藏寨
psb (9).jpg

psb (10).jpg 本帖最后由 米山 于 2013-8-10 10:41 编辑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8-1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去玩得有时间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寨也充满了商业气息,它全部是为旅游所设,每户人家都开有餐饮住宿。进寨要买门票、进屋要收家访费、寨内停车要另收停车费、以及卖苹果、核桃、(我们买的核桃带回成都一看,除上面的较好外,其余都是桃仁干扁的烂核桃)干菇和推销药材的时而可见。我真担心,向钱看的不和谐音符,会不会污染了此地此景,恬静而优美的画卷。

  我们带着喜悦和思虑离开了藏寨前往八美。丹巴到八美,110公里,我和儿子互换着开车。沿途的峰峦重叠、高山对峙、古树野花、千年古碉、石室建筑、飘舞的经幡,映入眼帘,串联起一帧帧无比生动和惊艳的风景。


                                                                   人在画中

psb (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午一点过我们到了川藏公路318国道的交叉点八美小镇。八美镇原称乾宁县,此地因种有八棵参天大树故后得名八美镇。它是个安静的小镇,镇区长约五百米,川藏公路横穿街区,也是到新都桥自然风光的起点。我们在小镇溜达后,上车吃带的干粮,解决了午餐,便向新都桥进发。八美到新都桥有72公里的路程,路况较好。沿途约有30公里地段称为“东谷天然盆景风景区”,美丽得让人眩晕!我们走走停停,如行画中,呼吸着秋的气息。

psb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穿行在不断更迭,目不暇接的美妙景色中,看见四个藏民在小河对面的露天温泉沐浴。我们好奇又羡慕,便将车停放在公路边,拿起相机拍下了这难得一见的天人合一的露天沐浴。一藏民见我们,从池中举起双臂招呼我们去洗温泉。

                                       泡天然温泉的藏民向我们招手

psb (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对我儿子说:“我最喜欢洗野温泉了。”我就向小河对面的藏民大声问道:“怎么过河?”藏民高声地回应:“前面有个小木桥,从那过来。”接着我向藏民招手说:“你们来接我们。”藏民听后,一个藏民起身从温泉池中跃出,穿好衣裤,走到小木桥来接我们。小河宽不足十米,河上有一座人工搭建的小木桥。小木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由两根圆木搭建,长度大约有三米,河水深度大约一米,但水冰冷并流急。第二段由一根圆木搭建,长度为两米多,水深大约60公分,水流较缓急些。第三段为河床的鹅卵石,长度大约三米多,水浅只到脚背。小苏赤着足,走过了小桥。我和我儿子走过小桥的第一段,到小桥第二段时,不想脱鞋袜,我就对来接我的藏民说:“你来接一下。”藏民说:“每人要给10元钱”,我们同意了。藏民分别把我和儿子背过了小桥的后两段。

                                                        背过独木桥

       psb (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兴奋的来到露天温泉,藏民对我们说:“洗了这里的温泉澡,不会得皮肤病。”露天浴场,分别有四个大小不等的露天温泉池子。藏民泡的池子最大,温泉水最深。其余三个池子,池小水浅。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露天温泉,真想泡泡,但没带泳裤,又怕穿“打底裤”泡,回去时只能挂“空档”。经不住露天温泉的诱惑,还是决定裸泡温泉。我与小苏各找了一个池子,我在最前面的一个池子。池子不大只能容纳三、四个人,池水较浅,大约40公分水深,池水温度适宜40多度左右,泉水无色透明,含有多种矿物质。我速迅的“解甲归泉,”躺在热乎乎的露天温泉池中,顿觉肌肤滑润、白里透红。抬头看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鲜花野草、绚丽阳光照在池中、洒在身上,侧耳听着涓涓流水、阵阵鸟鸣,那滋味、那感觉,犹如人间瑶池,使人心旷神怡、暇想无限……儿子连续给我连拍了几张“裸晒温泉”(用手遮档了关键部位)的照片,以做纪念。


                                                             泡晒天然温泉


psb (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温泉泡了20多分钟,我们起身返回。我请接我们过小木桥的藏民送我们过河,他抬高价格要每人20元,我答应了。他先把我背到第一段木桥上,就返回去,此时小苏己赤足独自在过小木桥。藏民见只有我儿子一人了,他又抬高价格,背我儿子过桥要50元,儿子听后,心想只背第二段两米多长的木桥,就要50元,不同意给50元,就独自过小木桥,当儿子走出第二段小木桥大约一米处,藏民给我打手势要30元,我回答给20元。藏民见这是最后一笔生意了,便点头同意,快步地走上第二段小木桥,从后面用双手扶着我儿子的腋下,儿子在前藏民在后地走着,眼看还有大约30公分,就要走完第二段小木桥,上第一段小木桥了。(第一段是双树圆木搭的桥,比较好走)突然,他们脚步不合拍,只见我儿子身子一晃掉进小河中,因水冷、水急,儿子在河中脚没能站立住,就本能的双手抓住搭建的第二段小桥的圆树棒,藏民立马紧紧抓住我儿子的双手往上拉,我也在第一段木桥上使劲抓住儿子的腰皮带往上拖,才把儿子从小河中拉上桥来。此时,儿子全身湿透,相机、手机因与河水亲密接触,已无法使用了,眼镜也掉进了河里,不知去向。

                                                       掉进河中前夕

psb (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付给藏民钱后,同儿子速迅走到车上,儿子脱下湿透了的衣裤、鞋袜,换上干的衣裤、鞋袜。儿子换好后,又把相机和手机里被河水打湿的卡取出来。想起这一幕,至今都还心有余悸。

   儿子稍加平静后,我们又开车上路了。下午五点多钟,我们到了塔公草原,儿子因无眼镜和头痛身冷,不愿下车,我们下车后,也游兴大扫,走马观花地看了看塔公寺和塔公草原。望着塔公寺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迎风飘动的经幡,心里默默的祈求菩萨保佑。

                                                                   塔公寺

psb (17).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