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网民都应该坚守的“七条底线” 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纪连海、廖玒、陈里、潘石屹、薛蛮子等十多位网络名人举行座谈交流。鲁炜在座谈时就网络名人社会责任提出六点希望,也与在场的网络名人们达成了坚守“七条底线”的共识。专家认为,这是网络管理方式由“堵”到“疏”的转变。(8月14日新华网) “七条底线”是中国网络参与者达成的初步共识,是网络管理者与广大网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被看作中国特色网络社会有序发展的最低标准以及规范网络行为的基本准则。众所周知,网络社会公共秩序行为的主体是网民。与传统社会的公民相比,网民具有身份的双重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身份的双重性表现为网民在网络世界以虚拟的身份出现,其行为的空间较大,瞬间可以走遍世界,而且发表言论的门槛较低,自由度很大,导致不确定性随时存在。事实上,一些危害国家安全与利益、破坏法律法规甚至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人民合法权益的网络谣言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全社会深受网络谣言之苦,并为此付出了一定的社会成本和代价。所以,网络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呼声越来越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 应该遵守“七条底线”的岂止只有名人,我们普通网民,都要坚守“七条底线”,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正能量,所有网站、网民都要积极传播正能量,网聚“中国梦”,引导全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将互联网打造成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各网站要坚持依法办网、诚信办网、文明办网、安全办网,承担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改善网络舆论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