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翠云廊是剑门蜀道的核心和精华,被海内外专家学者称赞为“蜀道明珠剑门关,世界奇观翠云廊”而享誉中外。 (一)剑门关、翠云廊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剑门蜀道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命名为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命名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和省级地质公园正在申报世界“双遗产”,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历代风云人物多出没于此。司马错经此伐蜀,刘玄德入关而成帝业,诸葛亮立关修道伐曹魏,姜维据钟会之师于关外,唐明皇幸蜀驻剑阁,王建闭关谋割据,李自成越关攻四川,张献忠游击关内外,红四方面军夺隘西进,人民解放军斩关挺进大西南,周恩来经此回延安,邓小平、朱德、杨尚昆、李井泉、郭沫若、李长春、周永康、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相继视察。 (二)剑门蜀道旅游开发是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发展战略中构建“川东北经济区”规划的重要产业支撑内容。剑阁地处中国内陆西部贫困地区,是川北贫困山区县,又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县之一。我们的农业和工业基础薄弱、资源贫乏,让剑阁68万人民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旅游资源是我们的优势,旅游产业是我们的支撑,开发旅游产业是我们的重要途径。 (三)剑门蜀道剑门关、翠云廊旅游景区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国家、省旅游局的帮助和指导下,剑阁县委、县政府在立足于保护的基础上,围绕游览观光设施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1993年全面对社会开放接待游客。2006年翠云廊景区率先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7年初经国家旅游景区A评委评定通过命名。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在黑龙江和四川两省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下,县委、县政府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机遇,集中投资4.6亿元,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剑门关和翠云廊旅游景区进行恢复重建和提升,2011年初经国家旅游景区A评委评定通过,剑门关旅游景区被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