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连续两届蝉联“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纪实(一) 2009年,乐至县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2010年,乐至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无毒害县”; 2013年,乐至县再次成功荣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这不仅是资阳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也是全省4个连续两届蝉联此奖的县(市、区)之一; ……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要归功于“平安乐至”的创建工作。 “只有平安,各项事业才有发展,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近年来,乐至县以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为契机,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法治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在社会管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开辟了一条平安建设的新路子。 创新社会管理 夯实平安创建基础 “积极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为深化平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乐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从调整乡镇机构设置,转变政府职能入手,探索适合全县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 为切实保障工作有序开展,乐至采取了“四个纳入”举措。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乐至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乐至县“十二五”社会管理创新发展规划》、《乐至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促进社会管理从短期应急向长效治本,从单一分散向系统推进;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重点保障内容,所需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并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上向基层倾斜;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综合考评体系,严格执行责任查究制度,逗硬奖惩,形成了督查与考核两者合力的推进机制。 同时,乐至本着“创新思路、务求实效、真正为民”的工作思路,结合县情,巧借先进经验,探索出一套高时效、高效率的工作职能模式。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形成了“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了主动的、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推行“一站式”服务管理,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优质服务;推行社区 “一居两站”工作模式,让居民享受到零距离的贴心服务,并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维稳信息员队伍、治安巡逻员队伍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队伍,形成以社区“两委”为核心的社区居民“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管理模式。 有效的举措,不仅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强化了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方便了群众,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现在办事真方便,政府事事都为我们考虑,为我们办了很多实事、好事,真是为民办事的民心政府。”从高寺镇公共服务中心办完事出来的聂兴华显得特别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