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亡人节。亡人节又叫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自梁武大帝于公元538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在同泰寺举行第一次盂兰盆会,至今已千余年历史。盂兰盆会至唐代广为流传,早已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目连救母,所昌导的就是祭祖、敬孝。青提夫人是目连的母亲,虽家境富裕,却贪得无怨,吝啬得象铁公鸡,仅连对自己的子祠也无善心。目连母死后在阴曹地府遭到报运,受尽各种苦刑的惩罚。目连出家修行始得六通,终成佛教释迦十大弟子之一。为救其母遍历地狱找寻,后凭借佛陀的锡杖才得入阿鼻地狱见母,欲度化母亲,以报哺育之恩。但因母亲生前的罪孽深重,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 目连没法救其母出苦海,唯祈求于佛,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以祭其母,让母吃饱。并依佛嘱,七月十五设盂兰盆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救其母出饿鬼道,而成为黑狗。目连引黑狗七天七夜诵经忏悔,目连的诚挚孝道解救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七月半,四川省中江县的老百姓一直延续着过七月半这个民俗节日。采取各种型式的祭祀活动;有寺庙僧众在江边祭祀;有同姓宗族在祠堂祭祀;多数一般百姓在家中祭祀;另有一部份百姓也在在江边祭祀。将饭菜撒入凯江,点燃香蜡纸钱祭祀无主孤魂野鬼,让它们也能享受到人间对他们的温馨和仁爱。 普通百姓从农历七月十一开始,一直到十五都有人过节。过节的中午在家摆好酒宴、碗筷,点燃香蜡纸钱、纸衣、裤和鞋子,冥币、金翘宝、银翘宝等,把祖先“请”到家里享用祭祀供品,有的农户提上祭品到坟头祭祖。先祭祖宗,民间流传着七月半先喂“狗”的说法,这可能和目连母亲走出饿鬼成为狗身有关吧!祭祀结束,在世的人方可食用,这叫吃供品。据传吃了供品好,可得祖先保佑吉祥如意,一帆风顺,平平安安。 七月十五日清晨一大早,鞭炮声惊醒梦乡人。吴家祠堂里香烟燎绕,一颇接着一颇的吴氏宗亲一家老小在祖宗牌位前,点蜡梵香,烧纸钱、纸衣裤。供台上摆以全鸡、刀头肉、豆腐干、水果、斟酒备筷敬供祖宗。这家敬毕那家来,络绎不绝。各姓祠堂这天,均是香烟不断、鞭炮声声。 晚上,寿宁寺的僧人在凯江边摆上香案供台祭祀,住持、僧人和众多皈衣弟子念佛经,一边念经,一边朝江中抛撒供果和米饭,祭祀鬼魂。祭祀中,在上游点燃河灯陆续放入凯江,好似繁星在江面闪烁,祭祀活动达到高潮。 吴定刚文/图 2013年农历七月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