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暑期快过半,可湖北宣恩一中还处于补课状态。部分学生心生不满,将书本从教室往楼下扔,继而发展为撕烂书本漫天纸屑飞扬。7月25日发生此事后,该校迅速解释劝导并确定次日放假,学校很快恢复教学秩序。(7月29日《楚天都市报》) 学生以集体扔书撕书之举,宣泄对暑期补课的不满,不过是隔靴搔痒,根本解决不了“中国式补课”。别说是学生集体撕书扔书,就连教育主管部门层层下发“禁补令”,但补课恶风仍像沙尘暴一样疯狂。 对于学生扔书、撕书的举动,有家长说,别的学校都补,这里若不补,明年高考肯定要落后。更有多名学生向记者表示,“不补课,高考要吃亏,最后一辈子吃亏还是我们自己”。由是观之,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国式补课”不得不在“诟病”中变相进行。在这场“补课风”中,家长、学校、老师、学生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让成绩能有所进步,补课势在必行。 看似补课的小问题,背后却折射了大问题。如果我们的应试教育不从根本上改变,即便是层层禁令也难以遏制“中国式补课”。换言之,只要利益博弈尚存,补课依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终补课还是一道无解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