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山水如画

[原创·图文] 写给蓬安县龙云镇党委书记周建勇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县龙云镇村民万凯如今已经60岁了,孤苦一人,无依无靠,生活困苦,晚景凄凉,值得同情,杨胡英被人贩子拐卖出去至今已经18年,这18年来,由于找不到杨胡英,因此一直无法办理离婚手续,导致18年来自己一直孤身一人,无法重新结婚,无法组建新的家庭,导致自己成为了孤身一人的五保户。但自己又从未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五保户以及低保待遇。因此诚挚地恳请人民政府按照相关政策解决落实蓬安县龙云镇雷家坝村三组60岁村民万凯的五保户和低保待遇,万分感激人民政府的大恩大德。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NC 发表于 2013-9-8 12:02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得顶!

谢谢。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0311ktbt6q4ydh4dy6n7.jpg
214111c92j6c2h11q885tc.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云镇位于蓬安县西北角。东连两路,南接巨龙,西临睦坝乡,北抵金溪镇。
  龙云镇建制于一九五零年一月,当时保持保甲制,是为龙云乡,驻地在龙云寺。同年十一月,废除旧乡、保甲,时全县划为四个区,龙云乡并入盘龙乡,辖第四区即盘龙区。区乡驻地均设在盘龙场。五二年民主建政,又恢复龙云乡,驻地邓家庙。五五年区划改编,龙云乡改辖金溪区。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与万和乡合并,名为幸福公社。五九年又分别恢复万和、龙云公社。六二年调整区划后,龙云复规辖盘龙区。八三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更名龙云乡。九四年拆区并镇,与万和、两路三乡合并建镇名为龙云镇。九六年又分出两路、万和,龙云镇迄今未变。
  该镇幅员面积为23平方公里,与县城直距11公里,沿公路为22公里。辖10个行政村,98个村民小组,2788户,农业人口10998人,非农业人口480人,均系汉民族。耕地面积8142亩,非耕地约5000亩,植有灌、乔林木、果树杂草等植被。本镇为县水果基地之乡,主产柑、桔、桃、李、杏、梨等,年产果60万公斤。劳务输出2600余人次,年获劳务收入1000万余元。
  地貌为高丘窄谷、中丘中谷、浅丘宽谷三种形态。地质为灰紫色砂岩和棕紫色页岩构成,土壤为棕紫色重粘土和页岩风化沙粒土。本地最高海拔为480.1米,高峰位于龙云寺村龙云寺山顶。
  气温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夏季炎热、秋雨绵绵,夏长为118天左右,秋短为76天左右,光热水资源夏占70%,冬占30%,年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在45℃以下。年无霜期为306天。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均日照1191.7小时,洪涝多则九次,一般在5、6、7、8、9、10月,播种宜旱半个季节。有溪流三条,排水量十分畅通。
      水利设施健全,有山坪塘116口,总蓄水量25万立方米,可保灌面6500亩,提灌站三处,可保灌面800亩,有升钟水库灌渠1300米,可灌面1000亩,共计保灌面积为总耕面的90%以上。
  农作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豆类、油菜、花生等,副产品油菜、花生、红麻、豆类、蚕茧。
  全镇有中心小学1所,龙云初中1所,幼儿园2所,镇中心卫生院1个,敬老院2所,农业服务中心1个,社会事业服务中心1个,电视、通讯等设备达标。
  境内龙云寺为县佛教中心,自唐朝以来,香火不败,遐迩闻名,迄今年朝拜,游客达十余万人次,堪称胜境。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封疆小吏,守土有责。
父母有难,有难必帮。
如果不帮,纯属不孝。
本帖最后由 山水如画 于 2013-9-8 13:21 编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县令郑板桥三绝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正可概其生平,也是最确切的赞颂。传统书香门第的楹联,常题:“传家有道存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正是郑板桥的最佳写照。
     举其诗集里三首题画的诗,来看郑板桥三绝--诗、书、画的高妙。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
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
从这三首诗中,悠悠然的感受到题诗如画的美外,更可闻到他关心民情,以及因案辞官的高操志节;疏放狂宕中,更见其真性情,故人有云,板桥三绝充满了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的确形容得非常贴切。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县龙云镇村民万凯如今已经60岁了,孤苦一人,无依无靠,生活困苦,晚景凄凉,值得同情,杨胡英被人贩子拐卖出去至今已经18年,这18年来,由于找不到杨胡英,因此一直无法办理离婚手续,导致18年来自己一直孤身一人,无法重新结婚,无法组建新的家庭,导致自己成为了孤身一人的五保户。但自己又从未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五保户以及低保待遇。因此诚挚地恳请人民政府按照相关政策解决落实蓬安县龙云镇雷家坝村三组60岁村民万凯的五保户和低保待遇,万分感激人民政府的大恩大德。

本帖最后由 山水如画 于 2013-9-8 13:37 编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