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镇位于蓬安县西北角。东连两路,南接巨龙,西临睦坝乡,北抵金溪镇。
龙云镇建制于一九五零年一月,当时保持保甲制,是为龙云乡,驻地在龙云寺。同年十一月,废除旧乡、保甲,时全县划为四个区,龙云乡并入盘龙乡,辖第四区即盘龙区。区乡驻地均设在盘龙场。五二年民主建政,又恢复龙云乡,驻地邓家庙。五五年区划改编,龙云乡改辖金溪区。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与万和乡合并,名为幸福公社。五九年又分别恢复万和、龙云公社。六二年调整区划后,龙云复规辖盘龙区。八三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更名龙云乡。九四年拆区并镇,与万和、两路三乡合并建镇名为龙云镇。九六年又分出两路、万和,龙云镇迄今未变。
该镇幅员面积为23平方公里,与县城直距11公里,沿公路为22公里。辖10个行政村,98个村民小组,2788户,农业人口10998人,非农业人口480人,均系汉民族。耕地面积8142亩,非耕地约5000亩,植有灌、乔林木、果树杂草等植被。本镇为县水果基地之乡,主产柑、桔、桃、李、杏、梨等,年产果60万公斤。劳务输出2600余人次,年获劳务收入1000万余元。
地貌为高丘窄谷、中丘中谷、浅丘宽谷三种形态。地质为灰紫色砂岩和棕紫色页岩构成,土壤为棕紫色重粘土和页岩风化沙粒土。本地最高海拔为480.1米,高峰位于龙云寺村龙云寺山顶。
气温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夏季炎热、秋雨绵绵,夏长为118天左右,秋短为76天左右,光热水资源夏占70%,冬占30%,年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在45℃以下。年无霜期为306天。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均日照1191.7小时,洪涝多则九次,一般在5、6、7、8、9、10月,播种宜旱半个季节。有溪流三条,排水量十分畅通。
水利设施健全,有山坪塘116口,总蓄水量25万立方米,可保灌面6500亩,提灌站三处,可保灌面800亩,有升钟水库灌渠1300米,可灌面1000亩,共计保灌面积为总耕面的90%以上。
农作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豆类、油菜、花生等,副产品油菜、花生、红麻、豆类、蚕茧。
全镇有中心小学1所,龙云初中1所,幼儿园2所,镇中心卫生院1个,敬老院2所,农业服务中心1个,社会事业服务中心1个,电视、通讯等设备达标。
境内龙云寺为县佛教中心,自唐朝以来,香火不败,遐迩闻名,迄今年朝拜,游客达十余万人次,堪称胜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