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方发

[行走印记] 上山下乡到处游(经常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的金秋,我们驱车翻越沐川县的五指山隧道,进入宜宾地界,在屏山县的太平乡,拍摄打谷子的热闹场景。这儿的梯田呈现坡形立体化景观,部分村民仍在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方式打谷子,是摄影采风的好去处。在春天的时候我们也会来这儿拍摄油菜花,比雅安芦山的油菜花要好看呢。
34.jpg

33.jpg



本帖最后由 方发 于 2013-9-23 21:22 编辑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近遇到做面的小作坊
37.jpg
35.jpg
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这个地方有一条老路通往马边,于是我们绕行回家,拍到路上几处风光,包括著名的荞坝古镇(就剩这幢房了)。

39.jpg

40.jpg

3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回到马边河的马庙小镇,发现这儿退水了,去照抗日战争时期的运煤古迹,还捡到了1938年地质钻探的岩芯,已经送去博物馆展览了。
0.jpg


1.jpg
2.jpg
3.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23.jpg

24.jpg
20.jpg
21.jpg

发表于 2013-9-2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有心了。给我们提供这么漂亮的片片!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9-24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佬佬进大观园,看稀奇,看安逸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5976.JPG

IMG_5978.JPG
你多半听说过佛光、虹光甚至走光,但你肯定不知道会有“雾光”——就连我也不知道。
8月24日我们住在马边河的马庙,晚上在农家聊天的时候,马边河的雾开始涌上岸边向上漫延,我们好奇地跑到栏杆边去看,奇迹出现了——农房的灯光将我的身影及露天棚架的影子投射到马边河的雾上,呈现“雾光”奇迹。这雾光时隐时现,一会儿有,一会儿无,它随着雾气升高的位置而定。这两张图片拍摄于22:45。

发表于 2013-9-2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203725qvvrqqeq620w62q6.jpg
       芭蕉沟因遍沟长满芭蕉树而得名,因四川省第一个中英合资煤矿在此诞生而闻名,因嘉阳小火车和芭蕉沟工业古镇而扬名。
       可就在60年代过粮食关的时候,当漫山遍野的野菜被挖完吃光以后,人们便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数以万计的芭蕉树。芭蕉树被砍光了,但却因此救活了不少人的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2.jpg
4.jpg
       芭蕉树其实算不上树,它的树是一层一层的叶包裹起来的,一直往上舒展开来。它的叶宽阔像扇子,所以古人把它作为神仙法器写进了《西游记》,还有诗人由此滋生了“雨打芭蕉淅沥沥”的情怀。好看的是芭蕉树的花,花口总是向下,就像含羞的少女沉默不语,芭蕉花也是传统的减肥药用植物。能吃的是芭蕉树的果,外形像香蕉,没有香蕉可口和腻软,却有清香涩口的味道,有点让人食之不畅又弃之不舍。人们传说中的60年代过“粮食关”砍芭蕉树吃,一般是吃它的下部分,也就是埋藏于土中粗壮的茎,它的茎因富含淀粉而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它的茎也不太好吃,味涩且略苦。
       因为芭蕉树味涩难食,所以人们尝试着各种吃法以改善口感:煮来吃、炖着吃、炒来吃、凉拌吃、煎炸吃。住在中福场的袁氏人家用芭蕉树掺和着糯米,再配以辣椒、花椒等调味香料,最终发明了一道可口的地方美食——芭蕉粑。
       我小时候在芭蕉沟经常吃奶奶做的芭蕉粑,脆香可口,令人垂涎,可与“保健饼”媲美。“保健饼”个大,香脆但很甜腻,主要用来充饥;芭蕉饼小块煎炸,麻辣脆香,常作点心品尝,甚至当菜下饭,令人爱不拾手。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饼”逐渐淡出人们的餐桌,芭蕉粑这道美食也跟着芭蕉树的倒下而难觅其踪。在人们津津乐道“说起芭蕉沟,想起芭蕉味”的时候,我努力通过儿时的回忆和试验,终于把芭蕉粑做了出来,在中秋节作为特色食品让游客品尝,并将于国庆节隆重推出。


[size=18.399999618530273px]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21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楼下有柿子树,成熟时鸟儿群相争食。
6.jpg
5.jpg
IMG_6780.JPG

发表于 2013-9-2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钳刘明
一口气看完都觉辛苦,发帖肯定更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39年,9369箱故宫文物悄悄地来到乐山,在安谷呆了将近八年。八年当中,乐山安谷人尽自己最大的责任,保护着这些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东西的国宝,让它们离去的时候,是毫发无损。时至今日,故宫文物藏乐山的历史事件所体现出的护宝精神和抗战文化,也正在被广大的乐山人,代代传承。
           如今,乐山有一个千万富翁为建设安谷的“战时故宫”博物馆欠了“一屁股”的债,最近我们去那儿看了看,确实令人感动。

30.jpg
9.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41.jpg
42].jpg
50.jpg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jpg
17.jpg
18.jpg
19.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9.jpg
40.jpg

发表于 2013-9-27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勤劳赛过村支书,去得最多的是犍为,另加多图杀猫 本帖最后由 dreamworld2000 于 2013-9-27 12:45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视觉震撼 发表于 2013-9-27 11:12
想问下老师,宜宾的五指山在哪里,怎么走啊?想去看油菜花的。。

如果是从成都来,犍为南下高速,过沐川,往马湖方向走,网上搜索“五指山隧道”就行了。过了隧道便是较长的下坡路,到半坡处去看,如能爬上农家的顶楼更壮观。
QQ截图20130927205230.jpg
犍为到五指山隧道(C)约70公里。途中B为沐川竹海景区,D为龙华古镇。 本帖最后由 方发 于 2013-9-27 20:56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1948年组建。此后,中央军委又多次对铁道兵进行了扩编和缩编,1982年4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铁道兵建制,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
乐山市金口河区段成昆铁路,全长41公里,隧道就有38公里,长6107米的关村坝隧道,是成昆铁路进入金口大峡谷的第一个隧道,也是全国第二长隧道。铁道兵们修建这个隧道的时候,曾发生过许多悲壮的故事,受到中央高层的特别关注。
1964年,为了建设“大三线”,中央决定用铁道兵修成昆铁路。18万铁道兵浩浩荡荡开进祖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与铁道部第二、第四工程局组成30万人的筑路大军。
成昆铁路穿越地质大断裂带,设计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巨、施工之复杂,均属前所未有。有人大致测算过,成昆全线每2.5公里就有一名建设者牺牲。而在铁五师负责的铁路上,每1.6公里就倒下过一名战士。
建于金口河大峡谷的铁道兵博物馆,让参观者受到心灵的强烈震动。

IMG_7604.JPG
本帖最后由 方发 于 2013-9-30 22:44 编辑

IMG_7575.JPG
IMG_7576.JPG
IMG_7578.JPG
IMG_7579.JPG
IMG_7581.JPG
IMG_7582.JPG
IMG_7583.JPG
IMG_7584.JPG
IMG_7585.JPG
IMG_7586.JPG
IMG_7587.JPG
IMG_7588.JPG
IMG_7589.JPG
IMG_7590.JPG
IMG_7591.JPG
IMG_7593.JPG
IMG_7594.JPG
IMG_7595.JPG
IMG_7596.JPG
IMG_7597.JPG
IMG_7598.JPG
IMG_7599.JPG
IMG_7600.JPG
IMG_7602.JPG
IMG_7606.JPG
IMG_7608.JPG
IMG_7610.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