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媒体总结品评 2007年发生的几个著名诽谤案的余音尚在,2008年的第一个诽谤案就迫不及待地登台亮相了。 据《中国青年报》1月7日报道, 因为一篇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西丰县公安局以“涉嫌诽谤罪”为由对采写报道的《法制日报》记者朱文娜进行立案调查。1月4日,西丰县公安局多名干警赶到法制日报社对该记者进行拘传,未果 。 在事情的真相还没有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我们暂时也难以作出最终的判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媒体的报道进行一些思考。 事件的主角还是县委书记和平民百姓,纠葛的产生直至演变成“诽谤”的起因还是平民百姓发泄了对县委书记涉及某些做法的不满,事件的发展还是由于司法机关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的办案效率,只不过这次发展到地方公安机关跑到首都来拘传中央媒体记者,体现出2008年诽谤案与去年相比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此,我们仔细看看当地政法机关在问题出现之后的作为: 短信发出的当天,西丰县公安局“根据县领导指示”以涉嫌诽谤罪将参与发短信的赵俊萍二姐等人抓捕。 听到家人被抓后,赵俊萍于3月15日携带关于县委书记张志国涉嫌违法的举报材料进京,打算向中纪委反映情况。3月21日,西丰警方从北京将赵俊萍抓回西丰,没收了全部举报材料。 10月30日,赵俊萍被羁押7个多月后,西丰县法院开庭审理赵俊萍涉嫌“偷税、诽谤”一案。 …… 仅从上述报道的情况,至少说明当地政法机关违法诽谤案作为自诉案件的刑法规定,违法立案、抓人,并公开阻挠公民向上级反映问题。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很严重,并最终汇集于一个点:维护县委书记的尊严。 政法机关守卫的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是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家机器。它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而非个别领导人,政法机关严格依法办事是履行自身职责的必要前提。但在西丰县,“领导指示”成了抓人的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被随意践踏。政法机关成了维护官威的忠实可靠的工具。 古有诽谤朝廷命官的罪名,今有公民批评政府和官员的民主权利,这是历史的进步。但在这件事上,我们看不到进步,只见“诽谤朝廷命官”的可怜遭遇,而且中央媒体的身份也几乎难以“自保”。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新年伊始的这桩诽谤案,让我们深感中央决策落实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但愿今年的这第一起诽谤案引起的思考,能在客观上推动中国的民权保障和法制进程。 新闻背景:因报道涉及县委书记 辽宁西丰公安进京抓记者 
西丰县委书记是在睁着眼说瞎话! 西丰县对待记者朱文娜,采取“先礼后兵”的招数,显然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如果事情至此为止,从表面上看,西丰县在法律程序上虽有缺陷,但还不能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但随后,据新京报报道,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在接受采访时竟说,他对该县政法委书记携带干警到北京拘传朱文娜一事一无所知。我认为,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作为一县之首,手下最重要的两位官员--政法委书记和宣传部长一同进京办同一件事,张书记竟说不知情,不是睁着眼说瞎话是什么?如果在整件事情上不是心虚,张书记为什么要面对媒体撒谎? 相关评论: 质疑“公安侦破诽谤领导案” 时评:“稷山诽谤案” 权力公然挑衅法律
地方公安进京拘记者评论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