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18|评论: 1

[行走印记] 东方活龙,雨坛彩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7 16:26 | |阅读模式
  泸县龙舞艺术起源于唐宋时期,鼎盛于明末清初。当时,由于泸县“十年九旱”,人们使用稻草扎制“草把龙”求雨,并盛极一时。后来,人们开始用竹编出龙骨,用布料作龙衣,并特别注重龙头的制作,形成了今天彩龙的雏形。到了明末清初,泸县籍得胜镇民间艺人王世品在外走南闯北多年回到泸县,以自己的见多识广,对布衣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特别注重龙的神态塑造和“画龙点睛”,龙舞表演形成了抑扬顿挫的情节套路。




  雨坛彩龙全长三十余米,龙身可以灵活拆御、加长或缩短。龙头额高、嘴短,双目突出能动,下颌开合自如,其状威武雄壮,形象栩栩如生。雨坛彩龙的耍法着眼于龙的性格表现和人文情感的传达,神采飞扬,气势磅礴,既是龙的精神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雨坛彩龙的表演突出在一个“活”字。表演时,舞龙者“动于中而行于外”,“心有性情,手显神色”,人与龙的情感交融一体。龙与宝纠缠连绵,使观赏者不仅从中领略到巨龙夺宝的恢宏气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中国龙鲜活灵动的生命情态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其造型动作有“龙抱柱”、“龙砌塔”、“倒挂金钩”、“龙背剑”、“太子骑龙”、“燕山盗宝”、等;生活模拟动作有“龙出洞”、“龙夺宝”、“龙拖宝”、“龙抱蛋”、“龙抢擦痒”、“龙叹气”、“龙滚宝”、等。“跳龙门”、“龙蜕衣”、“龙翻身”,最后在“黄龙滚”中结束。




  1958年,罗银坤带雨坛彩龙参加了四川省民间文艺汇演并获二等奖,受到了中央和各地方文艺工作者的好评,被确定为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目之一。1987年全国首届艺术节四川、贵州分会场特邀进行表演,受到省内外专家赞赏,被称为“四川一条龙耍活了的龙”;1985年罗银坤指导表演的雨坛彩龙被四川省文化厅录像。作为民间艺术珍品长期保存,并选项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国家卷)。2006年,到人民大会堂演出,胡主席亲自为雨坛彩龙点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9-18 13:49 |
好东西哦,大家不要光看不顶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