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阳光工资:公平还是大锅饭?
 阳光工资:公平还是大锅饭? 公务员工资改革后,有传言称是公务员工资涨了一千多。其实并非单纯的涨工资,而是一些隐形收入被去掉,公务员的收入更透明。因此,改革后的工资被称为“阳光工资”。 “阳光工资”阳光在哪儿?据透露,此次“阳光”过后,有60%的人涨了工资,30%的人降了,另有10%的人持平,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满意?
科员、本科毕业、工龄两年——宜宾市税务部门的刘科和宜宾市档案局的赵忠勇履历几乎相同,但在2007年7月以前,同为公务员的他们两人,由于身处不同部门,收入差别却是相当大。 加上各种补贴奖金(不含过节费和年终双薪),赵忠勇拿到手的月收入为1300元左右,年收入不过两万多元;而对于刘科来说,虽然工资单上只有1300~1400元,但加上项目达成奖和其他不菲的收入与年终奖,刘科实际现金收入能达到四万多元。 众所周知的是,虽然国家对各级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有统一规定,但实际上,像刘科和赵忠勇这样实权部门与“清水衙门”间公务员的收入差别可达两倍甚至更多,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但从2007年12月份起,刘和赵第一次拿到了差不多的薪水,约2400元左右。在这个月的工资单上,还显示有从2007年7月起6个月的补发增资部分,这个数字他们也是相同的,8730元。 对于刘科来说,虽然工资单上的数字上升了,但“隐性”收入和年终奖全被取消了——这意味着年收入将减少万元以上。而对赵忠勇来说,这是近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加薪。 这,就是“阳光”工资实施后宜宾市级普通公务员的收入缩影。
不宣传,不报道 对于“阳光”工资,官方语言的描述是“清理整顿机关津贴、补贴、奖金,规范公务员收入”,也就是把公务员收入的行业差、地区差,津贴、补贴、奖金等众多“隐性”收入去掉,都同质化后按照其所在的级别发放———这样就导致政府部门间实际收入有升有降。 为了解宜宾市“阳光”工资的具体操作及标准,2007年12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宜宾市人事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这个问题从上到下都是以不宣传,不报道为准的。”并表示这仅是他个人观点。 这种说法得到另一位知情人的证实:“当时传达文件时,没有人得到纸质的文件资料,只有口头转达。” 据了解,目前宜宾仅有市级公务员执行了“阳光工资”,离退休市级公务员的工资同样按职级做了上调,而翠屏区及其他县都在观望等待中。
迟来的公平还是大锅饭? “有权的部门是很反感‘阳光’工资的,”一位政府人员这样说到:“欢迎‘阳光’工资的人,是那些真正弯腰做事的科员,也还要看是什么部门的科员。”这位人士还举例:“如果说工商部门喜欢‘阳光’工资,那一定是矫情的说法,但比如档案局一类的部门肯定举双手赞同。” 刘素芳是我市某局主任,按照行政级别她已经是副县级了。她这次工资每月上涨的部分就达到1930元,按理说她应该很高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原来工资里的一些津贴项目被取消了,局里以往该发的钱也不能发了。“现在的收入根本赶不上以前”,刘素芳对此很是懊恼。 一位供职于劳动部门的公务员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工资固定了,除以季度奖金、年终奖金“改头换面”建立的督查考核奖外,包括绩效工资在内的所有项目均和级别直接挂钩并固定下来,并根据工龄和任职时间长短,划分各种档次。“不用争也不用吵,你是哪个级别哪个档次,就拿多少工资。”这位政府人员透露,现在工资条比以前短得多,但收入却明显增加了。 这种行业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在消除,工商系统公务员收入减了,劳动局的收入加了,税务局的收入减了。大家只要级别相同,收入基本一致。就此,市某实权部门的工作人员孙云芳表示不大认同,她不理解:“阳光工资要施行,政府可以涨他们(清水衙门)的钱啊,为什么把我们的钱降下来填空缺呢?”对实权部门来说,阳光工资更像是吃“大锅饭”。 就孙云芳的观点,记者采访到的所谓清水衙门的官员却不认同。市某直属机关的一位干部就认为:“这些实权单位和我们同样为政府工作,做的事情又差不多,他们以往发那么多钱对我们本来就是不公平的,现在只能是还给我们一个迟到的公平。” 对于市级公务员收入增加和减少的比例,记者未能得到精确统计数据。只能引用一位公务员的说法“60%的人涨,30%的人减,10%的人持平,但不包括‘隐形收入’”。
“文件奖”玄机 王理今年37岁,是政府一重要经济部门的一名科长,也是单位的骨干。在享受津补贴后工资刚过3000元,于是被当年的大学同学们在2008新年聚会时称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谈起津补贴时,这位已工作14年的科长说:其实这次津补贴他增加了1730元,还要保留原来的生活补贴70元,实际就增加了1800元。在谈到和原来的收入比较时,王理说:现在的收入和原来比看起来高了,可实际和以前差不多。 他们单位的一位副科长算了账后发现,自己的收入表面上高了而实际上年收入少了5000多元。因为他们单位原来有商铺门面、培训中心等其它收入,年终除有双月的工资外还有6500元的目标奖。这些工资以外的钱在各类节气时都要发的,而依据是街道和市里各部门制定的奖励政策,在机关里把这种可以作为发钱依据的文件叫“文件奖”。王理说,一年下来,文件奖有23000元左右。比如被评上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都有具体的奖励标准,单位只是在门面和其它实体所得收入中支出就行了。不管是县级领导还是一般人员每人都是一样的金额,而这次津补贴是按级别发,科级自然就少了。 除了“文件奖”,某些部门的补贴也是很丰厚的。比如某部门下乡一天就有200元补贴。“阳光”后,这个补贴没有了,收入自然减少。 而在某部门工作的科长童茜聊起自己每月增加的1800元津补贴时,就显得很高兴。因为每年的“文件奖”他们单位都只能发8000元左右,比同级部门少一半多。就是去年的目标奖本来可以发到6500元,因为有40%的经费要单位自筹,由于单位经费困难,也就只发了4000元。现在搞津补贴,自己和在市级一热门局也是担任科长职务的丈夫收入一样了,而以前,都是科长的夫妇俩收入要相差一到两倍。这还不包括年终奖的差距。
公务员的供养成本 公务员,是社会公认的精英阶层,尤其当前“逢招必考”的严格入口关更限定了公务员综合素质排在了社会的前列。而这个阶层人员的供养成本如何呢? 据一位从事财务工作的公务员介绍,以往供养一名党政机关的干部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有三大成本:一是人头经费,即工资、福利等;这个账面上的收入不会很高,一般的公务员也就1000元左右。 二是公务开支,即办公、小车、差旅、招待等;这项开支摊在每个公务员身上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三是隐性收益,即不能进入工资单看,诸如政府的评比项目中得到名次、单位评优,再如计生工作达标等等都可以发奖,当然不排除职能部门的罚没收入、单位门面收入上缴财政后得到的返还费用。 现今实行了“阳光”工资后,第一和第三项成本合并成了新的工资单上的数字,而公务开支应该做为“福利”长期存在。一位科员级别的公务员现在账面上的收入大概为30000元左右。 据宜宾市统计局2007年3月发布的《宜宾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5571元。
对话公务员 在保证绝对匿名的前提下,记者和已经领取“阳光工资”的公务员陈广宇有了以下的对话。陈于2004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到我市市直机关工作,在单位他是属于绝对的“新人”。 新三江:你现在实行阳光工资没有? 陈广宇:你们所谓的阳光工资,我们叫做地方津贴。各个地方,根据财政状况和经济水平,对吃财政饭的人员,比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包括老师,进行收入规范。所谓的规范,就是清理不正常的收入,让收入透明化。 地方津补贴通俗点说,也可以说是阳光工资,但还是有点区别(具体参照《公务员法》第74条):阳光工资是各个实行阳光工资的城市,将以前工资以外的收入都纳入到工资范畴内统一发放。阳光工资是各个地方自己的政策,而地方津补贴是全国性政策,这个应该是区别。不过,作为发放到手上的金额来说,也许区别不大,只不过一个叫工资,一个叫补贴。 新三江:你原来的工资项目组成有哪些?现在呢? 陈广宇:原来的组成是,2006年7月执行新公务员法工资标准之后,工资=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其他收入(电话补助、交通补助、出差补助、过节费、各项考核奖金等)。 现在的情况是:1-12月,每个月都是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相应级别的地方津贴。第13个月的工资,就是《公务员法》上面指的“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这个年终奖金,金额等同于每个月的基本工资,也就是每个月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 新三江:那阳光工资具体是什么时候实行的? 陈广宇:听说是今年10月底开的会,开会的文件开完会就收上去了,不准带出。开了那个会以后,全市所有市级机关的公务员,工资和地方津贴都由市财政局统一发放——之前是自己的单位发。我个人是从12月开始领的,事实上这个政策是从7月开始执行的,只不过是12月补发。现在大家的收入应该差别不大,对于相同级别相同职务的人来说。 新三江:实行阳光工资前后你的工资单各是多少? 陈广宇:这个不方便透露,工资单你可以直接找财政局要,全市统一的。以前工资条上列有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电话补助、其他地方津补贴等内容,而交通补助和出差补贴、过节费等则是不定期的。说起奖金,可能很多人会产生误解,事实上我们的奖金必须要有文件才能发,没有文件,没有哪个单位敢随便发的,毕竟有审计这道关。 就我个人来说,现在每个月比以前多900多,但是过节费、单位劳保、夏天清凉费、冬天取暖费、单位年终考核全都没有了。 新三江:施行阳光工资后你的收入是不是降了? 陈广宇:是降了,但我们单位还算好的,对于国税、地税、海关等单位,降得更厉害。 新三江:你单位上的人对阳光工资的看法是什么?” 陈广宇:收入降了。因为对于公务员来说,工资只是收入的一小半,各类奖金和福利是收入的大头。 新三江:现在各类奖金和福利是不是全部没得了? 陈广宇:对,执行地方津补贴是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收入的一部分措施,另外还有相关的措施是,所有单位的收入都必须交财政,所有公务员的收入由财政统一发放。 新三江:据你晓得你们单位的其他比你职别高的人的阳光工资有多少? 陈广宇:按级别来,每个级别高不到200,这个是津补贴的差距。级别工资差距就说不清了,工资那一块计算方法很复杂。工资差距是由工作年限和职务差别造成的,全国标准是统一的。 阳光能否抵制隐形收入? 陈广宇认为,一听说阳光工资,外人肯定认为公务员收入增加了。但局内人再清楚不过,“其实最多跟以前持平。有些单位甚至是大幅度降低。”这一方面,网上的反应也是很强烈的,譬如上海海关收入减少40~45%的新闻,就在互联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而即使是相对增加工资的一部门科长说,増加的幅度还不够,恐怕不足以抵制某些隐形的收入。据一装修公司业务员说,他们曾经从某渠道得到购房业主的资料,5元钱一个电话号码,一个中等小区1000户人计算,就是5千元;而这些数据是可以重复卖给不同公司业务员的。这些收入显然是“隐形”的。 实行这个阳光工资之后,而薪资收入跟工作业绩可以说是“基本关系不大了”。“少了的年终奖金大概在3000左右。也就是跟个人工作业绩相关的那部分。比如我今年兢兢业业,好不容易做出点成绩,但是没有奖金了。”陈广宇介绍到。 对于阳光工资的宣传,陈广宇只说了一句话:“市上要求不宣传不评论。” “作为局内人来看,实行阳光工资的好处是减少公务员的隐形收入,让公务员收入正规化、正当化,也可以顺势清理各单位的小金库,把各单位的收入水平尽量放到同一水平线。从长远来说,应该是有利的,让大家收入平衡,不至于某些单位收入过高,而没有权的单位(即所谓“清水衙门”)就只有干工资。”最后,陈广宇表达了自己对阳光工资的厚望:但愿能达到实行的目的——减少隐形收入、平衡收入差距。(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据宜宾《新三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