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图:一图看懂中国养老政策的改变
9月13日上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意见》中明确提出,作为“以房养老”的方式之一,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计划于2013年年底前制定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的通知,选择省市进行试点,并于2014年一季度出台具体措施。《意见》一出,“以房养老”开始登上舆论顶峰。
何谓“以房养老”?“以房养老”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俗称“倒按揭”,具体操作是由房屋产权拥有者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后,每月给房主发放固定资金。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这种贷款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分期放贷,一次偿还。“以房养老”还有另一种衍生方式即租房置换,则是通过出租房屋获取租金,通过租金收入来入住养老院。
我国有60岁以上老年人1.78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多种社会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养老资金缺口将成为未来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养老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子女赡养、退休金、社保金等,开辟多元化的养老方式是我国未来主攻的方向之一。“以房养老”,就是在基本养老保险有保障的前提下,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新型养老方式,对于弥补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盘活已有房屋资源、扩大保险公司业务都有积极意义,也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适用于有房且观念逐渐放开的老年人,是当前养老制度的补充模式。更多详细信息在福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