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让“钱包”有苦难言 节日来临,亲朋好友互赠礼品,表达感情,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时下“送礼”似乎超出了“人之常情”。围绕着节日送礼,记者进行了采访,并联合人民网强国论坛开展网络调查。调查显示,85%以上的参与调查者在今年“两节”期间会选择送礼,其中有很多人觉得“别人都送,不送不好”、“不想送,却不得不送”。在采访中,大多数人表示,节日“送礼”不堪重负,并认为中央狠刹节日公款送礼的系列举措会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 中国是礼仪之邦,送礼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活跃在我们的社会交往中已经数千年,“礼尚往来”也被看着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然而在现在的社会交往中,很多时候“礼尚往来”已经变质。有调查显示很多人觉得现在的社会现实即确定了办事就要送礼不送礼就办不好事情,以至于办事要送礼已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一心态无疑加剧了社会送礼之风,同时也给民众的“钱包”增添了不小的压力。每逢过节全民都会参与到“送礼”行动之中,而且礼从以前的不论其价值只在乎心意,变成现在的送礼越来越贵重花样越来越多而且攀比的行为也屡见不鲜。节日本是喜庆的,然而因为送礼却让很多民众感觉到疲惫不堪,而且经济压力也十分明显。不论“节日”、“办事”送礼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让民众的“钱包”不堪重负却不得不继续送下去,这是一种社会风气的直接导向影响,是一个大环境的共同作用。 中央狠刹节日公款送礼的系列举措旨在治理公款送礼这一现实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做好榜样,让社会和民众对于“送礼”有一个理性的态度,让“礼尚往来”真正的回归到美德的道路让去,把民众的“钱包”从“送礼”中解放出来。中央的举措只是带头的作用,主要的改变还在社会和民众本身,在一个对“送礼”的认识上,如果大家都能理性的看待“礼尚往来”那么“送礼”之风必然会得到有效的整治。然而“送礼”的风气由来已久要改变不仅需要政府的导向影响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让风气有所改变,再者让民众对“送礼”有个正确的认识。最终让民众的“钱包”得到解放,让“礼尚往来”这一传统美德得以真正回归。 作者: 秦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