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最后一天,1055路、1059路和1060路3条社区巴士开通,至此,1001~1060路除1039路受道路限制无法开行外,其余59条线路都从规划图的一条条线变成了实实在在穿梭的社区巴士。
这些社区巴士“走街串巷”,打通城区毛细血管,连接主动脉,让公共交通服务深入到最末端的社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大假尤为方便。年内,对满足社区巴士开行基本条件的中心城区将实现全覆盖。
打通“毛细血管”
59条社区巴士逐步成网
“过去出门,至少要走1公里以上才有公交站。”说起社区巴士,家住长天路社区的曾先生一个劲说好,长天路社区依沙河而建,东靠成洛路,西临万年场,社区内共有23个院落,仅有一条长天路与外界相连,以前,居民必须步行走出长天路才能走到公交站台,1026路社区巴士开行后,换乘其他公交就方便了。
同样对社区巴士感到满意的还有家住二十四城的刘女士,之前出小区大约两三百米就有一个公交站,地铁施工后,这个公交站取消了,每天要步行15分钟左右才能到公交站,“有时候不得不在小区门口坐火三轮到公交站,又贵又不安全。现在有了社区巴士,火三轮基本上看不到了。”
今年7月首批社区巴士开行以来,成都公交集团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布一批社区巴士新开通的信息,截至目前,全市已开通社区巴士59条,“由社区巴士构建起的市区公共交通‘毛细血管’初步形成网络。”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说。
“从调查来看,有52.98%的受访乘客在乘坐社区巴士后会换乘公交或地铁,在这部分受访者中九成以上认为社区巴士站点和换乘站点间距离合理。”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社区巴士,打通“毛细血管”,进一步提高全市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连接居住区周边的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方便市民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