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05|评论: 51

[随拍成都] 周末休闲篇:蒙顶山永兴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篇网文:

    蒙山位于西蜀雅安市名山县北十五里,为禹贡蔡蒙旅平旧壤,界连名山与雅安雨城区,古称禹贡蒙山。永兴古寺地处蒙山西麓,五峰龙脉流注于此,为蒙山佛寺之中心。建寺悠久,渊源流长,高僧辈出,享誉禅林。其沉浮兴衰史,成其积淀深厚之历史文化底蕴:有极具特色之寺宇建筑,现存一楼一底之石殿为国内之罕见;有不动甘露祖师之创编施食与忏悔法门,以《蒙山施食仪》而光耀千古;有流泉清茶,以禅茶闻名于世;有诸多诗文联句,以名士黄云鹄真迹为贵。
  
     现代版《名山县志》“永兴寺”条云:“相传为三国时所建。”而永兴古寺所设“义学”之学员以为,三国(220—280年)末年,有天竺僧空定大师来此结茅,至西晋(265—317年)初年,始改茅为寺,名曰大梵音院。乃取其“梵音远播三千界,各随其心而得解”之意也。是为蒙山建寺之始。晚唐(穆宗至哀宗朝,约821—907年间)道宗禅师于大梵音院旧址之上,重修并增上规模,取其“蒙山之龙脉”,并有灵泉流注于此,而更名为龙泉院。道宗嗣法于南宗法脉,首行“丛林清规”于蒙山,“茶禅并举”。此时蒙山茶业已入主贡品,盛名于天下。衲子善信藉茶悟道,文人士夫品茗参禅,成一时之风尚。蒙山禅茶自此始。两宋(960—1279年)之际,西域僧不动大师自西夏(1032—1227年)夏州(今宁夏银川)泛游汉地,而达蒙山。重建龙泉院,取其“蒙山之龙脉”之意,易名蒙龙院。适值宋代儒释道三家趋于调和与佛教各宗亦倾向融会之际,大师于是顺应时代之思潮,圆通显密,集辑显密经论而成一种施食饿鬼行法之仪规,因创编于蒙山,而以地彰名,曰《蒙山施食仪》。相契于汉地之机缘,得以广泛传播,自蒙山而开演于天下丛林庵院,至今不衰。永兴古寺遂成《蒙山施食仪》发源地,“蒙山施食”之祖庭;蒙山佛教因之增辉,是为蒙山佛教之经典作;蒙山茶亦因之得以提升其品质,推动蒙山仙茶化,促成蒙山茶与佛教相融一体之局面。不动大师以悲天悯人之情怀,而扩延于冥道有情,以水食与法食二种而广施于鬼神,乃至六道一切众生,遣除其身心二苦,究竟解脱。其愿弘深,其心悲悯,其行弥笃,如甘露之无上妙药,洒济六道一切众生,时人感念其高尚之道德情操,故以“甘露”之名美之,呼曰甘露祖师。明代(1368—1644年)熹宗朱由校(1621—1627年在位)天启元年至六年间(即1621—1626年),真玄大师重建蒙龙院,乃取“院脉流泉”于蒙山之意,而改名蒙泉院。真玄大师开启明清(1644—1911年)时代中兴永兴古寺之机缘,后人称之为中兴之祖。清圣祖玄烨(1662—1722年在位)康熙年间,蒙泉院曾为尼众道场,有住持道明师太任僧正,为雅州僧官,统领雅州佛教事务。清世宗胤禛(1723—1735年在位)雍正三年(1725年),照恩大师住持修建蒙泉院天王殿。渐具规模后,兴办义学,以儒释文化教授贫家子弟,俾学子知礼仪,明人伦,课经典,诵词章,养心性,种福田,为各界之所推崇。从此义学成为定制,代代兴办,直至民国年间(1912—1949年)方止。照恩传普照,普照传通伦,通伦传湛清,湛清传惠珂。湛清、惠珂师徒复取“续禅灯于不坠,永兴兴永遐昌”之意,更名永兴寺。清高宗弘历(1736—1795年在位)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湛清大师住持修建观音殿(今为大雄宝殿),并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建之。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湛清大师又建大雄宝殿(今为金刚殿),为一楼一底之石殿,属国内罕见。湛清大师圆寂于清仁宗顒琰(1736—1820年在位)嘉庆元年(1736年)。而惠珂曾任雅州府僧纲司,统领雅州府佛教事务。惠珂传清正。清宣宗旻宁(1821—1850年在位)道光三年(1823年),清正建石制山门,今保存完好。清正大师勤俭行持,修桥补路,广行十善,声名远播。

    清正传徒孙道乾,对永兴古寺再加改建。适值黄云鹄出任建昌道巡道,后为建南观察使,常住雅州。清穆宗载淳(1862—1874年在位)同治十一年(1872年),黄云鹄宿永兴古寺,夜梦巨石,现“千祥云集”四字,遂题书之,并撰文以明缘起。同治十二年(1873年)刻于山门照壁之正面,今保存完好。黄云鹄与道乾过从甚密,对永兴古寺护持得力。今石殿内存有黄云鹄“建昌道黄谕”、对联多幅等,另有“永兴寺石楼月下吹萧诗”之碑石等。

    道乾传德纯,德纯传圆通,圆通传明耀,则满清已废,进入中华民国纪元。明耀传真瑄。真瑄对原观音殿(今为大雄宝殿)作最后之维修,时为民国十年(1921年)。真瑄有徒如诚、如琏,如琏有徒性远。因屡遭土匪抢劫,永兴古寺僧众日夜练武以御贼。民国三十年(1941年),永兴古寺惨遭抢劫,十三尊唐代纯金磁佛像、历代文献、元朝(1234—1368年)书画家兼诗人赵孟頫真迹《药师经》等一并抢光。性远等率众出走峨眉山,隐迹金顶,唯有如琏留守古寺。

    1951年,西康省农业厅在永兴古寺设“茶叶实验站”,寺院改为职工宿舍,如琏离寺,移住今雅安市雨城区陇西乡永兴村,于1986年示寂。1987年,永兴古寺再次批准开放,住持寂能尼师率众弟子重光殿宇,佛教再兴于蒙山。1995年初,寂能法师无病示寂,示现佛门自在解脱之境界。寂能传照海。照海法师率弟子普明、普照等,秉承祖师遗训,荷担如来家业,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以弘扬《蒙山施食仪》与蒙山禅茶及其相关文化为契机,光大蒙山佛教,复兴施食文化与禅茶文化,构建多元化之施食文化体系,利乐有情,庄严国土。

    看得麻烦,简言之,蒙顶山永兴寺历史上因甘露法师对蒙顶茶以及佛门至今晚课必颂的《蒙山施食仪》做出的贡献,成为了著名丛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01.jpg
上蒙顶山的路按照指路牌来到了永兴古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02.jpg
很喜欢照壁上的字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03.jpg
门楣及其雕刻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04.jpg
佛门至今晚课必须的《蒙山施食仪》就出自这里(永兴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05.jpg
进门看见的那个大殿已经成为了危房,除了这些石雕做支撑以外,另外还有木架支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06.jpg
传说:释迦牟尼神游藏山时,与老子讲经论道,感到东方文化博大精深,便留脚下莲花,以志纪念。此花就是石莲花。
永兴寺的一个花盆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07.jpg
永兴寺一隅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08.jpg
大殿内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塑像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09.jpg
甘露祖师塑像
顶礼甘露祖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古寺的过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高处回望古寺的屋顶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几十年内曾经被毁今天又打算再建的寺院大殿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13.jpg
一直觉得奇怪的这树居然没有树皮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4.jpg
支撑危房的木头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5.jpg
很多牌匾,这里就示现一块当代高僧遍能大师的墨宝吧
顶礼遍能长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16.jpg
出得寺院来,看看守寺的怪兽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7.jpg
回望...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8.jpg
寺院外侧...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图叙,为了让大家保留自己的客观印象。要做深层次的了解,那得亲临现场了。

发图完毕,谢谢浏览~~:handshake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